【春望阅读答案】春望阅读答案

2019-08-06 教学考试试卷 阅读:

春望阅读答案

  本诗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u)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望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阅读答案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杜甫的《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诗中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刻画了:一位面对沦陷的山河,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春望阅读答案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赤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

  [答]两种说法都讲得通。按第一种说法,诗人因为感时伤别,加之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按第二种说法,诗人把花鸟作为一种人格化的象征,似乎也如人一样因感时面迸出了泪珠(花上的露珠),鸟也如人一样因恨别而惊恐地鸣叫。考虑到这首诗的主旨是忧乱伤春,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的主语理解为作者自己更加自然,更加符合作者当时的心理,因此我们选择第一种说法。

【春望阅读答案】春望阅读答案

https://m.bbjkw.net/fanwen424400/

推荐访问:长安春望阅读答案 天津桥春望阅读答案 望岳春望阅读答案 初中春望阅读答案 汉寿城春望阅读答案 春望阅读答案模拟试卷 春望阅读答案2017黄冈 春望赏析 雁门太守行阅读答案 春望阅读理解答案 春望中考阅读答案 春望赏析阅读答案 春望对比阅读答案 春望阅读选择题答案 春望比较阅读答案 春望翻译和阅读答案 春望阅读题及答案 春望阅读题答案 春望阅读及答案 赤壁阅读答案

教学考试试卷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散步的阅读答案|散步阅读答案 下一篇:[永不受伤的飞翔阅读答案]永不受伤的飞翔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