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2018-06-28 试卷考卷 阅读: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一:理想信念方面查摆问题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也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yuwenmi小编整理了相关的材料,快来看看吧。
  理想信念方面查摆问题一:
  在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三个方面的要求中,学而信是前提。学而信是指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坚定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深入学习,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
  现在,强调广大党员干部的信仰信念问题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与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比如精神懈怠、消极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究其思想根源,说到底是信仰迷茫、信念动摇、精神迷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的: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在改革的攻坚期与全面深化阶段,针对党员干部思想根源与灵魂深处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有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以讲话精神武装头脑。
  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能自发形成,而是基于对科学理论的系统认知与深入理解。毛泽东同志曾说,有三本书(《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特别深刻地烙刻在我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理解,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指出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破解中国问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真学习牢固树立坚定的信念信仰。1983年到1985年在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时,习近平同志就提出,要加强以共产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各种生动有效的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2011年5月13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政治上坚定的思想基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他还曾以陈望道专心翻译《共产党宣言》为例,生动地说明了信仰的巨大力量。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本译者。1920年,他在翻译这本书时,母亲为他准备了红糖蘸粽子吃。母亲在屋外问他红糖够不够,要不要再给添些。他说:“够甜,够甜的了。”当母亲进屋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上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陈望道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这就是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可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刻骨铭心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这种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成就,来源于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正确把握,来源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与意志,来源于对问题解决的定力与能力,来源于对中国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
  不闻大道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原原本本地学,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真切地理解其信仰追求,真实地体会其理论关切,真心地领悟其百姓情怀;就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融会贯通地学,学立场、学方法、学精神实质,拥有了这样的思想罗盘和思想武器,我们将信念坚固,意志笃定,方向清晰;就要联系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新常态,着眼于正在做的事情,着眼于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学中干,干中学,以学促用,学行合一,坚定方向,找对“鞋子”,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开创“四个全面”的新局面。
  “革命理想高于天”。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入耳、入脑、入心,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真正做到学而信,继而为学而用、学而行奠定前提、打好基础。
  理想信念方面查摆问题二:
  胡锦涛同志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把“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放在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六条基本要求中的第一条,说明坚持理想信念在我们党的先进性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个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在当代就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应当肯定,当前大多数党员和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坚定的。但是,也有一些党员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特别是看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就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看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及国际共产主义处于低潮,就对共产主义的前途感到悲观和失望;看到我们正在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马克思所描述的社会主义不一样,就认为我们不是搞社会主义。正是因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一些党员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讲党性、原则,对一些现实问题认识模糊,精神萎靡,有的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因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务之急是要澄清三个认识问题。?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
  资本主义从产生到今天,不但没有灭亡,反而快速发展,原因有三:第一,在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和“二战”时期,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凯恩斯经济理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超大规模投资,扩大需求,刺激消费,以工代赈,扩大就业,使资本主义从经济危机中解脱出来,并度过了“战时”危机。 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军备竞赛的带动,使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第三,增加工资和社会福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内原有的矛盾。可以预计,资本主义还会有一个较长的发展期,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胀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个“壳”的程度。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但是,目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变化,仍然改变不了它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所有措施,并没有触动私有制的根本,只是一种“改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对抗性矛盾,即生产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垄断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剥削掠夺的新手段,也不断把自己同国内外无产阶级的矛盾推向极端。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国际化、社会化水平的提高,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而且会在国际范围内积累并趋向尖锐化。因为这些矛盾的存在和激化,资本主义最终摆脱不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资本主义还在发展、变化,就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怀疑,就动摇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失败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经过70多年的发展后,于1991年解体。在此前后,东欧也发生了剧变。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因为他们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出现了重大问题。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竞争,同时,实行重工轻农、重速度轻效益、重生产轻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缺乏积极性,整个经济生活缺乏活力,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消费品短缺。再加上同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苏联经济从60年代初就开始走下坡路,80年代中后期陷入困境。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党政职能不分,党包揽一切,把党组织混同于国家行政机关,党内缺乏民主监督,权力失控,腐败盛行。最重要的是改革方向不对,放弃了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特别到苏共十九大以后,把改革的重点转入政治体制,抛弃社会主义原则,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搞“无政府主义民主化”、“公开性”和“多党制”,最终被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
  通过反思,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东欧的失败,不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结果,而是在许多方面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或者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僵化态度所受到的惩罚。苏联、东欧的失败,不是搞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而是长期不思改革,不得不改革时,又把握不住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所导致的灾难。苏联、东欧的失败,只是社会主义一条道路、一种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全部理论、全部道路模式的失败。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可以有多条道路、多种模式,一种模式失败了,完全可以探索、实践一种新的模式。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开辟了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正确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不丢掉老祖宗,又讲时代新话,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突破了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了党的领导,创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新境界。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体现了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本质,坚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的地位。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说资本主义就不发展生产力。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大的区别,就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段。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体现社会公平、共同富裕。对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同时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而不会出现资主义国家那样严重的两极分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说在初次分配时,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时,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和实践,不但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推向了一个更高的新境界。二十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下,党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高举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和兴旺发达,更预示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必将勃兴的光明前景。
 
更多相关材料推荐: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二: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
  一、摘要:
  在中国和平崛起进程加速的同时,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伴随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及重返亚洲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战略安全环境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日益恶化、险象环生的周边安全形势.美国全球战略重点东移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
  中国崛起带来的周边国家危机感,一些大国家想遏止中国发展,一些小国倾向于采取抱团或依附某大国的方式寻求自身安全也在情理之中。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自乱阵脚,不要一味怪罪日美等国,是时势造就了中国被遏制的局面。应该理性面对接受,沉着应对!必须抓住天赐良机的二三十年和平发展时间,集中精力解决贪污腐败、贫富不均、社会制度不公平、法制不健全、人心涣散、国家认同感不足等严重社会问题,同时持之以恒发展我们科技势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在此期间应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等领域避开美国锋芒期间。也就是说要千方百计确保中国第三次崛起战略机遇不被打断。届时国家安全问题迎刃而解。
  二、正文
  现在我做简要的分析。
  海疆争端愈演愈烈,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几度出现起伏,周边外交举步维艰。从东海到南海,绵延逾万里的海岸线上,近半海洋国土存在领土争端;从东北亚到东南亚,中国同时面临多个国家的主权要求,周边外交压力可想而知。谈不好,打不了,又拖不起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安全问题的最真实写照
  中国崛起带来的周边国家危机感,一些大国家想遏止中国发展,一些小国倾向于采取抱团或依附某大国的方式寻求自身安全也在情理之中。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自乱阵脚,必须抓住
  天赐良机年的二三十年和平发展时间,让我们有时间解决诸如腐败横行、贫富不均、社会制度不公平、法制不健全、人心涣散、国家认同感不足等严重社会问题,同时持之以恒发展我们科技势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也就是说要千方百计确保中国第三次崛起不被打断。届时国家安全问题迎刃而解。
  从一些大国崛起的历史与理论看,新兴大国崛起必然挑战现有霸权,并造成国际体系动荡变化。这一崛起—冲突的“历史规律”为周边国家甚至世界多数国家所接受,尽管我国一再提起和平崛起,但并没真正被其他国家所接受。中国威胁论由此得到强化。如果说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不可避免,那么地理上毗邻的周边国家自己当然认为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目前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但邻国的疑虑却愈加严重。首先,中国周边大多是幅员有限、实力弱小、资源稀缺的小国,客观条件的先天不足使这些国家倾向于采取抱团或依附他国的方式寻求自身安全。面对中国的巨型规模和日益增长的国家实力,周边国家的脆弱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大国平衡战略成为其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最佳战略。在中国和平崛起进程加速的同时,伴随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及重返亚洲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战略安全环境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日益恶
  化、险象环生的周边安全形势。 世界上兵力超百万的国家朝鲜、俄罗斯、印度还有美国(关岛)都与中国相邻或相近。而主要的核大国在中国周边就有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甚至于朝鲜都有核武器。中印藏南、中日东海钓鱼岛、中韩海上边界线尚存争议。南海问题日益紧张,周边国家的气焰在某些大国的支持下更为嚣张。
  天赐良机,自“911”之后美国安全战略重点重新排序,其顺序是:反恐——控制欧洲——肢解俄罗斯——遏制中国的战略崛起。"A 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 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话是很中肯的。倘若亚洲当今崛起的不是中国而是印度的话。那么美国安全战略重点重新排序就变成了:反恐——控制欧洲——肢解俄罗斯——遏制印度的战略崛起。不要一味怪罪美国,是时势造就了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崛起。应该理性面对接受,沉着应对。根据美国安全战略重点新排序,真正要解决中美之间的问题也要等二三十时间。因此,估计我国有20到30年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抓住并尽可能延长这个机遇期。
  中国全海洋大学的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关于当代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中国问题上。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既能听取经验丰富理论深厚大师级人物之语,亦能采纳基层热血青年学子有益之言,既要遵循法则,也不因循守旧,拘泥于经验条规之中。中国应静等美国已经形成的经济霸权逐步丧失,对边缘地带的控制能力明显下降,联盟战略逐步失效发展趋势。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埋头发展经济发展国力。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等领域尽量避开美国锋芒.有理有节、理智做事、不卑尤其不亢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为赢得国家战略发展时间,避免中国的第三次崛起再被它国打断,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
  中国周边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中亚安全问题、南亚安全问题、东北安全问题、东南安全问题、台湾问题。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的一名学子的我来说,自然是更为关注涉及中国海洋边疆权益事宜。本文不就南亚安全问题和中亚安全问题事宜做分析陈述,只对东北亚安全问题、东南亚安全问题、台湾问题做简要说明。
  一、东海地区地区安全问题(东北亚)
  “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力量交汇、冲突之地,特别是冷战之后,苏联解体,日本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再加上在该地区有着广泛利益的美国日渐衰微,中国强势崛起,使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关系变得愈加复杂,难以把握。这里有广泛的地缘利益,激起了大国的觊觎和争夺,今后东北亚局势的演变,将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就当前形势来看,整个东北亚局势以和平为主,但随时存在爆发武装冲突的危险,中、日、美、俄四大国在此博弈。
  (1).中日矛盾:中日之间的矛盾存在了上百年,不管官方怎么说中日友好,在民间仇恨仍然占据了主流。历史上日本两次打断中国的崛起,第一次是“甲午战争”,打掉了中国的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改革开放。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不仅割让台湾,日本还因此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
  2.3亿两的赔款相当于当时日本7年的财政收入。第二次是甲午战后,中国又经历三十几年动荡,于1928年重建统一,开始新一轮现代化建设。客观地说1928年~1937年这10年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岁月”,开启的现代化进程。可惜又被日本第二次打断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使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岁月”戛然而止。中日之间的东海海域争端,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日本右翼的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都动摇着中日之间的关系。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两国关系无论再怎么发展,也不会走向一个长久的和平与友好。两国存在爆发武装冲突的危险。
  (2).中美矛盾:自“911”之后美国安全战略重点重新排序,其顺序是:反恐、控制欧洲、肢解俄罗斯、遏制中国的战略崛起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决定了美国实行遏制中国的军事策略。美国对台军售、支持我国的分裂分子等都对中国的国家利益造成威胁,而东北亚自然而然成为中美博弈的主要场所。
  (3).朝韩矛盾:两国之间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差异使两国在南北方在统一问题上仍然存在消除不了的分歧。一直处在冷战的阴云下。南北方虽然同是一个民族,但是还有很大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4).中韩矛盾:韩国于中国关系不可能太近,也不可能太远。
  5).朝日矛盾:美韩日三国的军事联盟及朝鲜曾经多次被日本侵略直接导致了朝鲜对于日本的敌视态度。
  (6).韩日矛盾:两国虽是军事同盟关系,但是在独岛领土上争端以及历史遗留问题都有较大的冲突。
  (7).日俄矛盾:北方四岛(俄罗斯也称其为南千岛群岛。)问题困扰着日本,但基于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铁腕政策,日本也无从下手,自冷战后两国延续着不冷不热的低程度外交。
  (8).美俄矛盾:美国肢解俄罗斯美国意志很坚决,从最近美国率领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行动中可看出两者的博弈更显激烈。
  上述这八对主要的矛盾相互交织,东北亚地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南海地区安全问题(东南亚)
  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南海是中国重要的航行通道,中国所需要的大部分石油都由南海海路运至我国,一旦南海地区被人控制,我国的国家安全将直接受到威胁。南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令东南亚各国垂涎的宝地。
  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职场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2016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2016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秀的到基层服务的毕业生,他们在基层中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为自己、为母校争的了荣誉!
  三、从"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人们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发展,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发展。但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三资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如体制原因、产业结构原因、亏损等),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大量接受大学毕业生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个体企业单位大量增加,随之带来的是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前大学生担心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个人没有发展前途;怀疑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福利待遇没保障;还害怕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办公环境差。而现在的民营企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人才市场薪资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的收入水平甚至已和三资企业不相上下,民企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手段为人才创造了比在其他单位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民企工作也不用担心四金交纳等个人保障问题。
  四、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
  很多大学生就业时特别强调要专业对口,认为大学花费了几年时间所学的杂混业是自己生存之本,如果离开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而选择其他行业,那就白白浪费了大学的时间,专业情节依然影响着求职的心理,实际上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是:注重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至于专业是否完全对口,并不过分计较,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难以吻合,求职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则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毕业生,应看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勇于进入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职业。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会使某些行业迅速发展,如第三产业的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就业人数将会明显增加。由于我们的教育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会使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大学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会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快更好地融入与适应。
  五、从"打工"向"创业"的转变
  打工是一种被动的就业行为,而自主创业是给自己"打工",是一种主动的就业行为。新一代大学生精力旺盛,有着强烈的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激情,并且无负担,没有太多牵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善于接受新知识。
  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观政策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创业——这包含机遇与挑战的字眼,已经成为无数大学生心中的梦想。中国也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者,而且其中不乏许多非常成功的典范。
  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美关系走向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三:社工实践总结论文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帮助个人、群体和社区恢复、改善和发展社会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工实践总结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工实践总结论文范文篇1
  一、社会工作是政府职能的延伸
  1947年联合国调查各国社会工作教育概况时,曾收到33个国家对社会工作所下的33个不同的定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国家的背景差异和对社会工作的不同理解。中国当代社会研究中心主席田森认为,社会工作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助人,如何保障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科学。”[1]也有人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从19世纪60年代起,社会工作始终关注弱势群体,注重解决社会问题。这就决定了社会工作和政府职能具有相似之处。
  今天,社会工作已经发展成为以价值观和实践为基础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活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5月颁布了第九批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首次被载入中国职业标准目录,其中对社工的职业定义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社会服务人员。所以这种专业活动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协调社会关系。
  政府的行政职能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职能的内涵和外延会随着任务和要求的变化而变化,职能的内容及行使手法、管理方法也应随着形势、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不论政府职能如何变化,社会管理都是其中不可少的。在政府的社会管理无法深入的地方,社会工作就充当了社会自发的对政府职能的补充。我们要建立高效率的小政府,一些社会问题就更要在政府的引导下由社会自己解决。
  广东省深圳市社科院在2005年11月5日的市政协四届二次会上提交了“关于‘十一五’期间深圳市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建议深圳撤销街道办事处,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培育和发展社区服务实体、中介组织和专业性社会工作机构。行政事项交回区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化职能就交给社区,而公益性服务工作则交给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承担。这个报告充分体现了在新时期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工作将成为政府职能的延伸。
  二、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基础
  社会工作的社会基础是契约社会。
  现代契约政府的理论源头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法观念:修昔底德借伯里克利之口说,“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那些虽未写成文字、但是违反了就算是公认的耻辱的法律”[2],这里所谓“法律本身”、“未写成文字”的“法律”实际上指的就是自然法。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把自然法和上帝等同起来。正如保罗所说,一切权力皆源自上帝。奥古斯丁神学的特点是上帝的“神法”,即自然法,与人为法的对抗。而阿奎那则认为,人类从上帝那里分有而来的神圣理性及其永恒之律,就是自然法。这样自然法必将与人的理性相统一。人类具有理性,能够自觉地接受上帝的指导与管辖,即能够认知自然法,因此也就具备了承担道德责任、履行道德义务的条件。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近代以来的自然法观念的先声。近代法学流派繁多,但是大都信奉理性的力量,着眼于个人或社会,强调权利和义务。约翰·洛克的观念基本上代表了近代自然法学说的主流观点:自然法以人类理性为基础,确认并保护人之自然权利,侵犯人之自然权利就意味着违反自然法,人人都具有阻止和制裁这种违反自然法之现象的正当权力,他们宣扬“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主张契约自由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自然法学派直接造成了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美国宪法、拿破仑法典、奥地利1811年民法典、德国1896年民法典和瑞士1907年民法典等。近现代契约政府就建立在对自然法的认识之上。
  18世纪,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首先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概念,美国独立后,依照《社会契约论》思想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宪法。按照社会契约论,政府是人民为保障自己的自由权利,相互妥协让步,放弃自己的一部分权利,将其交给政府。所以个人的权利就是政府的义务。关注弱势群体,保护每个个体的生存权利,就理所应当成为政府职能的一部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工作才可能成为政府职能的延伸。
  卢梭坚定地认为,自由的人是共和国制度唯一基础。当政府掌握了人们让出的权利之后,我们必须保证政府不会滥用这种权利,不至于凌驾于人民之上,用人民主动献出的权力来实施暴政、剥夺人民其他的权利,这就是社会契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卢梭说:“国家的体制愈良好,则在公民的精神里,公共的事情也就愈重于私人的事情。”[3]卢梭还说,一旦有人针对国家大事说“这与我何干?”这个国家就可被认为是迷失了。因此只有自由的公民才是社会契约成立并且合法的前提。因为契约,人民变成了公民,自由公民不但要保护捍卫自己的权利,而且要必须对他人的权利负责,对社会负责。这种责任表现为对人权的捍卫。如果一个人侵犯他人的自由和权利,那么他就无法保障自己的自由和权利。不侵犯他人的自由和权利,这是消极意义上的对人权的捍卫。在积极的意义上,就是要限制政府的权力,采取主动的方式积极捍卫所有人的自由和权利。这样社会工作就有了伦理上的基础和价值依据。对弱势群体的扶助,正体现了对他人的自由和生存权力的捍卫。
  在基督教传统中,对人的热爱是出于对上帝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按照近代自然主义的观点,把理性、上帝和自然权利统一起来,那么无论是从基督教伦理的框架下的博爱观出发,还是从功利主义框架下的权利和义务出发,社会工作都体现了理性基础上的自然法则和公民的义务与责任。
  三、社会工作是市场化的伦理行为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成为一种职业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在社会高度分工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工作就不仅仅是伦理行为,而且也是市场行为。
  中国的王朝政府是一个伦理政府,政府的唯一代表,皇帝,充当着大家长的角色,各级地方政府的行政长官也在当地充当着家长的角色;社会行为发生在各个家族中间,而家庭和个人又由于各种亲属关系而同时隶属于不同的家族。比如某男既可以是A家族的儿孙,又可以是B家族的女婿,还可以由于哥哥的姻亲关系成为C家族的亲属。即使由于共同的境遇、共同的谋生手段或共同的经济往来而凸现出来的群体比如乞丐、挑夫或盐商等人,也首先属于某个家族,并自发地以类似家族的方式组成团体和帮会。由于伦理的含义在引进西方伦理学的概念后有所扩大,以家庭伦理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可以被称为伦常社会。
  中国古代并不存在独立的社会工作。大户或寺院也有类似社会工作的施舍活动,但是其本质,是单一的偶然救助。至于乡社等组织,也不过是互帮互助。在伦常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要对,并且主要对自己的家族成员负责。对弱势个体的帮助和社会公益事务都是在家族内部,以伦常方式进行的,所以不可能产生专门的社会工作。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家族对个人的伦理责任被国家对个人的伦理责任所取代,因此本质上,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仍然是一个伦常社会。政府承担了全部义务和责任。因此也不会产生专门的社工。
  在伦常社会里,每个个体都负有对家族或是集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不负责其他个体的自由和权利。在理论上,伦常社会里并不存在弱者,因为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都隶属于家族或是集体,因此都是一样的。正如一个家庭会尽量保证每个成员都会有饭吃有衣穿,而每个成员都要为这个家庭负起责任,而这种责任并不因为个体能力的差异有所变化,每个人只需要尽其所能,竭尽全力。个人与集体是绝对统一的。
  但是这只是一种理论状况。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并不像理论中一样可以轻易被忽略和消除。这种差异和冲突最终将导致特殊意志和一般意志的对立,并出现集体与众人的分离。
  市场经济体制假定了独立于政府的平等自由的个体。因为市场经济的运作首先承认了个人对财产支配权,其次认可了个人需要的交换和流通,最后以税收的方式明确了个人与政府间的权利和义务,而经济生活的有效运转又要求了个体之间的相互责任和义务。这样就具备了社会工作诞生的条件,伦理行为成为可以买卖的对象。社会工作也就应运而生了。
  只有在一个契约社会中,自由公民作为社会契约的基础,才具备对其他个体自由和权利的责任;只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责任和义务才可以以分工的方式成为一种职业。所以社会工作是市场化的伦理行为。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1999-08-20
  [2]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4-130.
  [3]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124.
  社工实践总结论文范文篇2
  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交往方式多依据于自身的差序格局,在这张由差序格局交织的网中,人们更关注的是大大小小的人际关系圈,而非个人。每一个现实的人首先不是单独的个体,而往往是处于关系之中的存在。这种“关系中的存在”与社会工作所言的“人在环境中”的概念不同,后者虽然强调环境的互动与所处人群的影响,但它所关注的仍是个体自身的发展,并把个体自身的发展置于首位。而在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存在发展乃至于生存都是与周围一些个体密切相关的。
  杨中芳认为,西方社会“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是着重于通过个人成就来带动整个社会,使其成为一个更能培养个人成就的场所;而中国传统社会中“集体主义”下的个人观是着重由成员通过集体的努力来带动社会,从而使个人获益。
  西方社会理论的解释对象,无论是宏观的社会制度还是微观的个人行为,其背后都在一定程度上预设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同取向的差异,当蕴含了西方文化价值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原则在中国运用时,我们若以西方的价值观念为指导,极有可能会遭遇中国传统观念的抵触,这多半会让一些社会工作者感到较难下手。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分析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源头可追溯到基督教义,其强调对弱者的爱护就是对上帝的尊敬,对弱者置之不理就是对上帝最大的损害。教义中告诫人们人本性中存在原罪,只要他能尊敬上帝,爱护芸芸众生原罪就可获得救赎。这能使信徒爱人如己。韦伯在《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向人们阐述宗教如何促使人们把勤劳奋斗、禁欲寡欢作为信仰,创造财富为上帝争得荣誉跻身其子民行列作为天职(Calling),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样基督教义以上帝名义在人们中营造平等、博爱、主动关怀帮助苦难之人,也确定了最初的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的雏形。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将个体从教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赋予个体应有的价值、自由与尊严,反对宗教倡导的禁欲主义、出世主义。那时许多启蒙思想家宣扬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反对特权、集权和神权,为大众争取参政议政的权利,认为教会中所宣扬的“人人平等”只是口号、欺骗世人的抽象之物而已,现实中并未真正存在。通过人文主义派的斗争,社会工作又深受影响,开始把解决个人问题、满足个体需求上升到绝对高度。
  随着资产阶级的迅速发展,阶级矛盾日益突出,无产阶级生活贫困,苦不堪言。此时少数人身体力行的社会工作在社会上最大多数苦难之人面前犹如杯水车薪,因此人们转而怀疑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早期批判主义敏锐地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本质,预言社会主义必将实现。其他古典社会学流派,如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论等从社会整体的视角寻求社会秩序和整合,以为个体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由此可得出对个体的高度关注是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核心,这种理念能否适应中国的文化氛围,关键取决于两者能否相互调适。
  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专业社会工作从西方引进,若要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开花结果,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真正使社会工作本土化。为此,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其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相通之处。要想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必须充分开发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与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相融合,才能有健康而长久的发展。
  在多数学者的研究中,他们认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深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尽管三家的思想也存在分歧与争论,但他们亦是可以相互吸收、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与性格的。下面浅谈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构建的意义。
  (一)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许多学者一直强调的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实际上就是与儒家文化的关系。儒家给我们民族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学术系统、人本主义的文化传统。对于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工作者来说,不了解和深知儒家文化,就很难称之为合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但是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笔者认为其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比较契合的主要有:
  一是大同理想。《礼记·礼运·大同篇》中提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大同理想所追求的社会形态与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极为吻合的:老人福利(老有所终),就业服务(壮有所用),儿童福利(幼有所长),社会救助与残障福利(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同社会中的具体目标,正是现在社会工作所致力的,况且大同理想在中国有极为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是“礼”的思想。“礼”是儒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孔子虽然不是一个社会学家,但他对社会秩序与规范的高度重视是非常值得社会工作者借鉴和学习的。一般认为,礼有两个涵义:社会制度和仪式。李泽厚提出礼当属周礼,一种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等;一种是上下级、尊卑长幼之间的严格秩序。不管如何解释,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礼”是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规范,社会若失去这个规范(礼崩乐坏),就会滋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动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就是修复和修补被破坏的社会秩序或构建新的社会秩序。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这一点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三是孝道观。儒家认为“士有百行,孝敬为先”,“治身莫先于孝”,非常注重和推崇孝道。孝道观在中国具有强大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压力作用,它不但体现了亲情之爱,给老人以心理上的慰藉,同时它又维持了家庭稳定,解决了养老问题。尽管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家庭的变迁,家庭传统的养老功能衰退,家庭的承受能力和照顾功能减弱,社会养老和机构照顾很可能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但不可否认,在一定时期内传统的孝道观念和体制仍然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还占主流。就是社会养老和机构照顾也仍然要重视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而不是把老人扔了就万事大吉。因此,社会工作依然要推崇孝的理念,尊重孝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四是人世观。《大学》中载“物格而后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不知曾经激励和引导着多少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去拼搏和奋斗。其人世的思想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人应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有所成就;人应对社会和家庭承担责任;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社会工作的核心是人,而人是社会性的。因此,追求人与社会和家庭的和谐是儒家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一个契合点。
  (二)道家文化
  道家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自然主义的系统,把人本主义传统和自然主义传统结合起来。提倡“自然与人,天道与人道相通、相类和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虽然这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境界,但却提出了政治和谐的理想。另外庄子认为:“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万事万物虽然在表面上千差万别,但从它们的根源看,都是基于同一个“道”,又归于同一个“道”,并没有什么根本差异,所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既然人与天地万物之间都没有真正的差异等级,那么人类社会自身中的尊卑贵贱又何足挂齿!人人平等,甘苦与共。而今天我们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实现和谐社会是社会工作者的终极目标,对于中国社会工作者来说,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理念放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框架中来考虑,是十分必要和有现实意义的。
  (三)佛教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互补,其中的释就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宗教,而前面所讲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则是一种人文。佛教本起源于印度,在东汉时期传人中国,对中国人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佛教认为功名利禄只是镜花水月、烟花泡影,人们如能淡泊功名利禄,也就减少了社会生活中为功名利禄而进行的勾心斗角和相互倾轧,对于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自然大有裨益。同时佛教提供了一个解脱主义的传统。我们经常探讨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来确定自己的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其中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很多烦恼和痛苦,而佛教的解脱主义理念,就是解脱烦恼、痛苦和生死问题,这正好适应中国人的需要。社会工作价值观中关于宽容、接纳的理念,说的就是要求人要善于保持一种海纳百川的心态,能够容忍和接纳诸多困难和痛苦之事,甚至于死。另外佛教主张互助互爱、众生平等的理念。
  佛教认为父子、夫妇、主仆等甚至于众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扫地不伤蟠蚁命”对缕蚁尚且留一命,更何况是人呢?它要求大家要相互尊重,自由对待,不要相互残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教生命至上的思想,高举以生为本的旗帜,把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把尊重、保护、优化生命作为道德的核心价值。平等的理念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价值观,只有秉承平等的价值观,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因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一般主要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群体、精神康复群体、吸毒群体、艾滋病群体、低保户群体等,社会工作者没有平等的价值观,就不会去接触这些群体,甚至是鄙视这些群体,更谈不上去尊重和帮助他们。如坟川地震中产生了大量的难民,即弱势群体,需要大家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地震的阴影,重建家园,迎接光明美好的明天。这不仅是每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甚至是世界人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三、中西价值观传统的比较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启示
  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曾指出:“本土化”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是外来的东西进人另一种文化区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是本土和本土性的组合。“本土”是由外而内的动作,是本土化的前提,而“本土性”是“本土化”的结果。社会工作是一种源于西方文化传统、基于西方社会基础之上的专业,当被引进到异文化且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时,必须经历同土生土长的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可能适应中国社会需要并发挥功能的过程,而中国作为主体具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决定选择什么、接受什么、是否准予其融合到本国文化等的主动权,而外来东西处于被接受、被选择的被动地位,有配合、支持主体推动其完成本土化的义务。
  西方的价值观中受科学主义支配的理性思维占主导地位。若用韦伯的行动类型将中西文化行为分类,则中国更偏重情感型和传统型,而西方则更多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行为。中西价值观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不同,面临的情况问题不同,也就不能任意将西方社会工作模式和理论随意运用于中国。无绝对好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而只有适合一国国情环境与条件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儒释道文化以及其它传统礼俗的影响仍在,同时我国也面临来自现代化、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等内在因素的冲击,各种问题矛盾日益凸现。产生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理论,又不完全适应中国的社会形势,因此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传统与现代相遇的情景下,个体将如何作为,享有社会问题医生之美誉的社会工作又将何去何从,这是时代发展对社会工作的巨大挑战。
[社工实践总结论文]相关文章:
1.综合实践课程论文
2.综合实践结题论文
3.对毕业论文的总结
4.小学综合实践论文
5.综合实践课的相关论文
6.综合实践的论文
7.论文总结部分怎么写
8.论文的总结一般都写啥
9.毕业论文总结3篇
10.中华传统美德论文总结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https://m.bbjkw.net/fanwen121082/

推荐访问: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

试卷考卷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初中趣味数学题]趣味数学题 下一篇:[中国环境问题现状]中国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