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2018-05-16 其他免费论文 阅读:

建构主义理论一:关于师德教育的优秀论文

  导语: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和多媒体技 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是大势所趋。
  我们已跨迸21世纪的门槛,我们的社会即将 跨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 快,新领域不断增多,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 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计算机的普 及和internet网的崛起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 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种种潜在的危机, 如能源匮乏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 口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 胁。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必须不间断地创新,人们必须不停顿地学习,各类社会组织 必须向学习型组织转型,人们的道德素质必须不断提高。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 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 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教育改革必须以教育 观念的转蛮为先导
  教育改革是教育系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它是 多维度的,是教育系统内各要素都要更新与发展的 变化。简单他说,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应试 教育的误区,完成由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 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及由培养经验型人才 向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转变。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既 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其实二者在 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具有实 际操作功能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人们形成的关 于教育的比较稳定的世界观,是教育目的和手段、 内容和方法的主体。教育观念主要有四大功能:
  (1)对特定集团的教育主张、教育秩序、教育行为加 以正当化、普遍化、社会化;
  (2)使与自己集团对立 的教育观念解体;
  (3)使教育诸要素在统一的整体 中各尽其能;
  (4)赋予教育者以使命感。
  教育 观念具有一般导向功能,在教育、教学中占据指导 者地位 素质教育观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根本对立 的。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是在社会“升学热”中自发形 成的,这种教育观念只见考分不见人,考什么就教 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试作为指挥捧,引 导学生“死扣书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相反, 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视 素质,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就教什么,怎样教有 利于提高人才素质就怎么教,一切以培养出符合时 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 发展、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 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 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 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 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 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和多媒体技 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是大势所趋。但是,还必 须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即使运用了最 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教育就现 代化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 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在很多学校中,现代教 育技术的硬件建设已相当完备,计算机已成为基础 课程,但计算机操作方面的考核,仍然用笔答试卷 进行,仍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操作 能力。这反映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很深,人 们(尤其是教育部门的教师与领导)还没有从实质 上理解素质教育或接受素质教育。也就是说,人们 的观念不能更新,物质条件再优越,教学方法和手 段再先进,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现 状。
  近年来,我国在素质教育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 目的成就,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一个重要的 原因就是部分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素 质教育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当前,知识经济的 大潮汹涌而来,新的世纪强烈地呼唤创造型的人 才,因此,在全民范围内(尤其在教育部门内部)普及素质教育观念,使素质教育深入民心,是加速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素质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 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 下,教与学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 程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为中 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材和教师 为中心,排斥一切课外活动,忽视劳动职业训练;以 传授课本知识为惟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 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生体地位, 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 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 驰,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要 为社会所淘汰。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强调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 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习过程创建 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 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 过程中,实现意义学习(即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而不是机械记忆)。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 是认知的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 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 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信息 能力。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清境创 设”协商会话”、“信息资源提供”。因此,lnternet 网巨大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 特点以及它们所共同具备的友好的人机交互能力, 为创建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 的技术上的支持。
  在我国,对于那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还不够完 备的广大学校和地区来说,实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的学习模式尚有困难;而且,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探 索学习和发现学习,忽视了接受学习,根据奥苏贝 尔的理论,发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但获得的只是初级概念,因此,并非适合于 所有课程的学习,而接受学习仍是学习者获得知识 的主要途径。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点:接受学习不 同于机械学习,它同样可以实现意义学习,学习结 果到底是意义的还是机械的,这要取决于学生的 “学”和教师的“教”。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也提出了一种以教师为主 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 式是“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揉合与优势 互补,它基本保留“传递一接受”的教学过程,以接 受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 位,但更多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 学习。
  双主”教学模式强调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 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强调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对 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即实现意义学习。显然,“双 主”教学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有助于实现我国的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习者全体发展、全面发 展、个性发展,无论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还是“双主”教学模式,都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到底应采 用哪种形式,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关于师德教育的优秀论文]相关文章:

建构主义理论二:心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 单选题
  1、心理学是研究 3 及其规律的科学。
  (1)行为 (2)客观现实 (3)心理现象 (4)抽象思维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4 。
  (1)客观反映 (2)想象 (3)记忆 (4)主观反映
  3、心理现象分为 1 。
  (1)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2)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与个性倾向性 (4)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4、心理过程包括 3 。
  (1)认识过程、行为过程、知觉过程
  (2)认识过程、感觉过程、知觉过程
  (3)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记忆过程
  5、个性心理是通过 4 _ 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认识过程 (2)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4)心理过程
  6、 1 _ 是理论为主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 3 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 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5 _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 6 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4 借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及动物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1)普通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实验心理学 (5)生理心理学 (6)比较心理学
  7、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_1_ 。
  (1)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2)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3)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4)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8、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称为 2 。
  (1)横向比较研究 (2)纵向跟踪研究
  (3)跨文化研究 (4)定性研究
  9、 3 _ 被誉为近代心理学第一人或心理学之父。
  (1)弗洛伊德 (2)华生 (3)冯特 (4)马斯洛
  10、精神动力学派的创始人是 2 。
  (1)冯特 (2)弗洛伊德 (3)华生 (4)马斯洛
  11、 1 _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一大势力”。 2 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二大势力”。 3 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大势力”。
  (1)精神动力学派 (2)行为主义学派
  (3)人本主义学派 (4)认知主义学派
  12、心理学的认知学派强调研究人类的 1 。
  (1)认知过程 (2)行为 (3)思维活动 (4)潜能
  13、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研究人类的 2 。
  (1)认知过程 (2)行为 (3)思维活动 (4)潜能
  14、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最小差异的强度称为 3 。
  (1)差别感受性 (2)绝对感受性 (3)差别阈限 (4)绝对阈限
  15、衡量感受器感受性的指标是__2_____。
  (1)反应时间 (2)阈限 (3)适宜刺激 (4)感受能力
  16、“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____3__现象。
  (1)反应 (2)对比 (3)适应 (4)刺激
  17、注意是一种 3 。
  (1)心理过程 (2)感知活动 (3)心理状态
  (4)既是心理过程又是心理状态
  18、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3 。
  (1)无意注意 (2)稳定注意 (3)有意注意 (4)定向注意
  19、信息的保持时间不超过2秒的记忆称为 1 。
  (1)感觉记忆 (2)情绪记忆 (3)短时记忆 (4)长时记忆
  20、短时记忆的信息如果加以组织,记忆的容量可以扩大到__3_____。
  (1)3±2 (2)5±2 (3)7±2 (4)9±2
  21、认为遗忘的产生是由于记忆的痕迹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这种观点称为遗忘的1。
  (1)消退说 (2)干扰说 (3)抑制说 (4)疲劳说
  22、遗忘中质的规律表现为遗忘的__2、3_____。
  (1)位置效应 (2)选择性 (3)重构性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3、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类遗忘的规律是 1 。
  (1)先快后慢 (2)先慢后快 (3)匀速递减 (4)快速减少
  24、以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4 。
  (1)胆汁质 (2)黏液质 (3)多血质 (4)抑郁质
  25、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粗枝大叶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3 。
  (1)胆汁质 (2)黏液质 (3)多血质 (4)抑郁质
  26、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4 。
  (1)信念 (2)兴趣 (3)性格 (4)能力
  27、信念属于 2 。
  (1)个性心理特征 (2)个性倾向性 (3)心理过程 (4)性格
  28、罗夏墨迹测验属于 1 。
  (1)投射测验 (2)自陈测验 (3)能力测验 (4)智力测验
  29、创造力的核心要素是 3 。
  (1)聚合思维 (2)直觉思维 (3)创造性思维 (4)抽象思维
  30、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理论是___3_____。
  (1)二因素论 (2)群因素论 (3)三元智力理论 (4)多元智力理论
  31、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1 。
  (1)发现法 (2)头脑风暴法 (3)掌握法 (4)先行组织者
  32、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称为 3 。
  (1)概念 (2)类别 (3)印象 (4)归因
  二、 多选题
  1、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 1234 。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内省法
  2、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1234 的趋势。
  (1)综合化 (2)本土化 (3)实用化 (4)跨学科
  3、____134____是科学的三大特征。
  (1)客观性 (2)深刻性 (3)可验证性 (4)系统性
  4、实验法是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__14____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1)自变量 (2)无关变量 (3)客观变量 (4)因变量
  5、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分为__13____。
  (1)孕育阶段 (2)转折阶段 (3)确立阶段 (4)成熟阶段
  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1234 。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伦理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7、精神动力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主要包括 123 。
  (1)潜意识理论 (2)梦的解释 (3)泛性论 (4)本能学说
  8、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__123_____。
  (1)意识 (2)前意识 (3)潜意识 (4)后意识
  9、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__124_____。
  (1)本我 (2)自我 (3)忘我 (4)超我
  10、注意的基本品质有 134 。
  (1)注意的稳定性 2)注意的指向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11、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主要有___123____。
  (1)神经系统的特点 (2)后天的训练 (3)兴趣 (4)记忆力
  12、记忆按保持时间长短可以分为 134 。
  (1)感觉记忆 (2)情绪记忆 (3)短时记忆 (4)长时记忆
  13、感受器的重要功能是 23 。
  (1)加工信息 (2)收集信号 (3)能量转换 (4)识别信号
  14、用于解释符号识别的理论主要有__123_______。
  (1)原型匹配理论 (2)模板匹配理论
  (3)特征分析理论 (4)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理论
  15、自动加工的加工方式是___24______。
  (1)依赖大量注意资源 (2)不需要大量注意资源
  (3)应用灵活 (4)加工模式难以改变
  16、思维按运行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 34 。
  (1)受制思维 (2)动作思维 (3)发散性思维 (4)聚敛性思维
  17、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
  (1)直接的 (2)概括的 (3)具体的 (4)间接的
  18、思维按赖以进行的载体划分,可以分为 234 。
  (1)受制思维 (2)动作思维 (3)形象思维 (4)语词逻辑思维
  19、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1234 。
  (1)动机 (2)定势 (3)功能固着 (4)问题呈现的方式
  20、衡量创造力的指标有 134 。
  (1)原创性 (2)深刻性 (3)灵活性 (4)流畅性
  21、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有 134 。
  (1)能力 (2)信念 (3)气质 (4)性格
  22、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__1345 _____。
  (1)自觉性 (2)持久性 (3)果断性 (4)自制力 (5)坚定性
  23、性格的结构可以分为 13 。
  (1)现实态度特征 (2)能力特征 (3)意志特征 (4)兴趣特征
  24、影响个性心理发展的因素有___1234______。
  (1)生物性因素 (2)自然环境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4)社会实践
  25、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将人格分为 13 。
  (1)内向型 (2)理智型 (3)外向型 (4)情绪型
  26、气质的类型有 1234 。
  (1)胆汁质 (2)黏液质 (3)多血质 (4)抑郁质
  27、心理测验的信度可以分为____134_____。
  (1)再测信度 (2)关联信度 (3)等值信度 (4)分半信度
  28、自我意识具体包括 1234 。
  (1)自我认识 (2)自我评价 (3)自我监督 (4)自我调节
  29、儿童依恋的类型大致有__123______。
  (1)安全依恋 (2)焦虑—回避型依恋
  (3)焦虑—矛盾型依恋 (4)焦虑—不安型依恋
  30、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可分为__1234_______。
  (1)感知运动阶段 (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 (5)逻辑运算阶段
  31、__13______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
  (1)认知主义 (2)行为主义 (3)建构主义 (4)人本主义
  32、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有___123______。
  (1)联想思维 (2)直觉思维 (3)灵感思维 (4)受制思维
  33、教师可以通过__1234________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1)高超的教学水平 (2)良好的道德品质
  (3)良好的作风 (4)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34、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发展和丰富案例知识的常用方法有__123______。
  (1)观摩教学 (2)微格教学 (3)教学案例研究 (4)教学反思
  35、品德态度的形成经历了___123______三个阶段。
  (1)顺从 (2)醒悟 (3)认同 (4)内化
  3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____123______。
  (1)主动性 (2)社会性 (3)情境性 (4)强化作用
  37、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常用方法有___1234______。
  (1)树立远大目标 (2)明确问题 (3)激发需要 (4)及时反馈
  38、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__134_____等三个阶段。
  (1)有趣 (2)情趣 (3)乐趣 (4)志趣
  39、意志过程的三个阶段是___123______。
  (1)立志 (2)笃信 (3)有恒 (4)勤奋
  40、__4_____是个性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1)能力 (2)理想 (3)气质 (4)性格
  41、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有___1234_____。
  (1)家庭 (2)学校 (3)伙伴群体 (4)大众传媒
  42、社会认知的要素有 134 。
  (1)认知者 (2)印象 (3)被认知者 (4)认知情境
  43、印象具有__234____三大特点。
  (1)直接性 (2)间接性 (3)稳固性 (4)综合性
  44、印象形成有__123_____三种模式。
  (1)累加模式 (2)平均模式 (3)加权平均模式 (4)递减模式
  45、常见的归因偏差有____123_______。
  (1)基本归因错误 (2)行动者和观察者偏差
  (3)防御性归因偏差 (4)首因效应
  46、改变态度的常用方法有__1234_____。
  (1)劝导宣传法 (2)群体影响法 (3)活动参与法 (4)角色扮演法
  4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 1234 。
  (1)熟悉性 (2)相似性 (3)互补性 (4)对等性
  48、社会认知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偏差有 124 。
  (1)首因效应 (2)晕轮效应 (3)主观效应 (4)社会刻板印象
  49、爱情包含__123_______三种基本成分。
  (1)亲情 (2)激情 (3)承诺 (4)友情
  50、侵犯性行为具有的特点有__123________。
  (1)是有意识、有意图的行为 (2)是外显行为
  (3)是伤害他人的行为 (4)是无意的行为
  三、 是非题
  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的科学。√
  2、心理是人脑对主观世界的反映。×
  3、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是主观唯心论。×
  4、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
  5、实验法中会引起变化的因素称为因变量。×
  6、个案研究法是把个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研究,不可以将群体作为单位。×
  7、内省法是依靠对自己或他人意识经历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答案的方法。×
  8、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最古老的心理学专著。√
  9、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779年。×
  11、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12、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主张以正常人、健康人为研究对象。√
  13、人本主义的核心理论是自我实现理论。√
  14、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
  15、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但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6、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取决于刺激本身的特点和人自身的状态。√
  17、自动加工可以节约注意资源,但不能提高加工速度。×
  18、感受器专门负责识别信息。×
  19、每种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几乎可以遍及所有范围。×
  20、感受器只有把物理、化学能量转换成生物能量才能被大脑所识别。×
  21、感觉剥夺研究说明感觉过程对于维持正常的心理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22、守恒是知觉组织的重要形式。√
  23、知觉加工主要包括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赋予加工对象意义。√
  24、前面学习的内容对后面学习的内容造成的干扰性遗忘叫倒摄抑制。×
  25、遗忘对于人类来说是完全消极的×
  26、动机越强烈,问题解决的效率将越高。×
  27、顿悟具有可控性,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手段。×
  28、性格是很稳定的,无法改变。×
  29、信度不高的心理量表,效度肯定不会高。√
  30、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31、马斯洛认为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是安全需要。×
  32、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和独断性。√
  33、所谓“我行我素”是指缺乏自觉性的人。×
  34、能力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35、能力和知识是可以等同的两个概念。×
  36、潜在能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在遗传和成熟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才37、能变 成实际能力。√
  38、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与顺序性。√
  39、心理发展具有可逆性和平衡性。×
  40、影响一个人性别角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生物学因素。×
  41、皮亚杰提出的概念“格式”就是指认知结构。√
  42、害怕和焦虑是两种几乎一样的情绪状态。×
  43、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进入了“心理断乳期”。√
  44、教学目标是有层次的。√
  45、程序教学是一种集体化的教学形式,采用认知主义原理设计。×
  46、教学效能感是最重要的教育信念之一。√
  47、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首先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作用称为近因效应。×
  48、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是促进新旧知识的合理联系。√
  49、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50、学习的联结论强调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51、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大约在青少年末期就结束了。×
  52、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53、在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暗示往往无法实现。√
  54、相对于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优点是省时省力。×
  55、心理辅导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有一定心理问题的人。×
  56、心理治疗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心理疾病患者。×
  57、没有心理疾病就是完全的心理健康。×
  58、学习动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是厌学。√
  59、对于想自杀的人应给予积极的危机干预。√
[心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中医试题及答案
2.中外名著试题及答案
3.c语言试题及答案
4.会计中级试题及答案
5.医学试题及其答案
6.css试题及答案
7.数据的试题及答案
8.美术老师试题及答案
9.中医复习试题与答案
10.月嫂知识试题及答案

建构主义理论三: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以下是“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篇一: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2课《观察水》。
  教材简析,本课与《生命离不开水》、《家乡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共同组成生命之源——水这一单元。本课在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水的一些性质。首先通过对一杯水的观察,让学生描述水,并能鉴别六种液体;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方塘在水中的变化,发现水能溶解一些物体;最后引导学生观察水中纸巾变化和硬币上杯口上水表面的变化,从而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课时安排二课时,根据实际情况,我把水能溶解一些物体作为另外一深时的教学内容。本课的中点是我定位为:让学生经历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的探究过程,并体验乐趣;难的是感悟,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要根据科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从情感、知识、等方面制订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能力方面,学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能区分什么是假改,什么是事实。
  情感方面,在探究过程中,能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现象,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
  知识方面,了解水能产生细水现象,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二、说教学方法。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环境下,在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已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作如下思考:
  直观教学,依据本课教学思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分组实验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充分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感受获得。
  情境教学从儿童身边自然事物,生活中关于水一些有趣的现象,开始探究活动,利用一些必要的工具,营造科学探究的学习情境,倡导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拓学习活动,在探究中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强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参与或探究活动,促使学生自行获取信息,让学生自已找水喝。
  继续运用观察分析,总结等方法。
  三、说教程序,本课的教学准备主要是教师准备,喷水实验器材,各种液体、硬币、餐巾纸、滴管、回形针等。本课堂的教学力图体现基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下,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将以往“个体户”式的单向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并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根据教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等回来采用如下教学流程。
  情尔寻入,利用喷水实验,刺激学生感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对水的探究欲望。
  篇二: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二、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我所带的三年级1班,学生数为 83人,其中男生比例较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并且利用网络平台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教改研讨活动,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2、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由于学校的科学实验室正在修建中,实验活动等只能在教室进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手段学习科学,吸收班级精英参加“勉县实验小学师生科学课研讨”qq群,定期召开科学交流研讨活动,从而扩展到班级科学交流研讨活动,组织各种科学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学只是竞赛活动,争取优异成绩,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 略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教科版科学教学计划
2.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
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4.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5.教科版劳技教学计划
6.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7.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8.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9.小学三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
10.小学三年级科学(下)教学计划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https://m.bbjkw.net/lunwen30864/

推荐访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其他免费论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科学小论文范文]小论文范文 下一篇:[孔子为政以德]为政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