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理论研究

2018-06-01 企业管理范文 阅读:

(1) [理论研究]会计论文参考书籍

  参考书籍在论文的写作上是常用的资料,一篇论文的完成也是需要这些的支持,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会计论文参考书籍,欢迎查看。
  会计论文参考书籍一
  [1] 李秀柱. 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J]. 华章. 2013(18)
  [2] 葛家澍,叶凡,冯星,高军. 财务会计定义的经济学解读[J]. 会计研究. 2013(06)
  [3] 刘英辉.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理论与模型构建[J]. 中国商贸. 2013(05)
  [4] 秦高翔. 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01)
  [5] 汤伟. 浅谈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 市场研究. 2012(07)
  [6] 杨月娟,黄迈. 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问题探讨[J]. 企业导报. 2012(13)
  [7] 李玉丰,王爱群.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基于会计价值评价的视角[J]. 长春大学学报. 2012(05)
  [8] 曾雪云. 会计管理活动论的理论涵义--回顾、重述与展望[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11(06)
  [9] 佟成生,潘飞,吴俊. 企业预算管理的功能:决策,抑或控制?[J]. 会计研究. 2011(05)
  [10] 王扬. 财务会计的本质和特征-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1(02)
  [11] 程艳.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 财会研究. 2011(02)
  [12] 董必荣. 企业对外智力资本报告研究[J]. 会计研究. 2009(11)
  [13] 张琼.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性研究[J].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9(10)
  [14] 朱朝晖,宋洁.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导向全面预算流程构建[J]. 财会通讯. 2009(20)
  [15] 黄申. 再论财务会计本质[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03)
  [16] 刘常青. 会计控制系统论的形成与发展--杨时展教授和郭道扬教授学术贡献的共同结晶[J].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8(02)
  [17] 高晨,汤谷良. 管理控制工具的整合模式:理论分析与中国企业的创新--基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多案例研究[J]. 会计研究. 2007(08)
  [18] 李翔,林树. 管理会计信息披露及其市场识别--来自中国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J]. 财经研究. 2007(07)
  [19] 商思争. 作为记录的会计:会计管理活动论的历史分析和逻辑证明[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11)
  [20] 明雄.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可行性分析[J]. 西南金融. 2006(11)
  [21] 李琳.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不宜融合[J]. 中国农业会计. 2006(09)
  [22] 刘亚铮,蒋振威. 论ERP管理系统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合二为一的影响[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6(04)
  [23] 冯雪莲,汤小青. 传统的预算、改善的预算与超预算的协调功能[J]. 管理世界. 2006(08)
  [24] 余恕莲,吴革. 管理会计的本质、边界及发展[J]. 经济管理. 2006(06)
  [25] 李翔,冯峥. 会计信息披露需求:来自证券研究机构的分析[J]. 会计研究. 2006(03)
  [26] 陆建桥,隋春平. 当代财务会计发展的历史观察与深层思考--《美国会计准则及其环境:75年发展历史的二元研究》述评[J]. 财会通讯. 2005(12)
  [27] 井尻雄士,陆建桥,隋春平. 美国会计准则及其环境:75年发展历史的二元研究(下)[J]. 财会通讯. 2005(11)
  [28] 井尻雄士,陆建桥,隋春平. 美国会计准则及其环境:75年发展历史的二元研究(上)[J]. 财会通讯. 2005(10)
  [29] 王勇志. 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比较与评价[J]. 科技创业月刊. 2005(08)
  [30] 杨珊华. 经济利益论:财务会计本质的再认识[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5(06)
  [31] 王化成,刘俊勇. 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兼论中国企业业绩评价模式选择[J]. 管理世界. 2004(04)
  [32] 胡玉明. 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J]. 财会通讯. 2004(01)
  [33] 葛家澍,杜兴强. 当代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J]. 财会通讯. 2003(10)
  [34] 刘运国. 论管理会计定义的变迁[J]. 内蒙古财会. 2003(07)
  [35] 葛家澍. 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J]. 会计研究. 2003(03)
  [36] 徐玉德,党英,卜会良.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02(12)
  [37] 于增彪,梁文涛. 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问题的探讨──兼论公司财务报告的改进[J]. 会计研究. 2002(03)
  [38] 鲍芳,王志庆,王耕,干频,高文庆. 建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模型初探[J]. 财会通讯. 2001(02)
  [39] 胡玉明.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1(01)
  [40] 胡玉明. 二十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其未来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1999(05)
  会计论文参考书籍二
  [1] 邓桂清. 走出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内容重叠的困惑[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10)
  [2] 刘明. 试析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重构[J]. 科技资讯. 2009(34)
  [3] 胡玉明,叶志锋,范海峰. 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1978年至2008年[J]. 会计研究. 2008(09)
  [4] 宫昕璐,张媛.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综述[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04)
  [5] 高晨,汤谷良. 管理控制工具的整合模式:理论分析与中国企业的创新--基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多案例研究[J]. 会计研究. 2007(08)
  [6] 余绪缨. 关于培养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的认识与实践[J]. 财会月刊. 2007(22)
  [7] 余绪缨. 管理会计学科建设的方向及其相关理论的新认识[J].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7(02)
  [8] 于增彪,王竞达,袁光华. 中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研究方法、热点实务和人才培养[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01)
  [9] 郝桂岩. 对管理会计规范化的几点思考[J]. 财会月刊. 2005(27)
  [10] 李艳. 管理会计规范化的本质研究[J]. 特区经济. 2005(07)
  [11] 颉茂华.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及其要素的构建[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5(05)
  [12] 王斌,高晨. 论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系统[J]. 会计研究. 2004(04)
  [13] 余绪缨. 现代管理会计新发展的主要特点[J]. 财会通讯. 2004(05)
  [14] 余绪缨. 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新思维[J]. 财务与会计. 2004(02)
  [15] 胡玉明. 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J]. 财会通讯. 2004(01)
  [16] 杜颖,张佳林. 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3(01)
  [17] 《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 我国集团公司预算管理运行体系的新模式--中原石油勘探局案例研究[J]. 会计研究. 2001(08)
  [18] 王斌,李苹莉. 关于企业预算目标确定及其分解的理论分析[J]. 会计研究. 2001(08)
  [19] 《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林斌,刘运国,谭光明,张玉虎.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应用的案例研究[J]. 会计研究. 2001(02)
  [20] 胡玉明.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1(01)
  [21] 王斌. 企业预算管理及其模式[J]. 会计研究. 1999(11)
  [22] 余绪缨. 再论现代管理会计的特性[J]. 财会通讯. 1999(06)
  [23] 余绪缨. 论管理会计的技术观与社会文化观[J]. 财会月刊. 1998(07)
  [24] 何建平.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透视[J]. 会计研究. 1997(06)
  [25] 孟焰. 论管理会计的规范化[J]. 会计研究. 1997(03)
  [26] 余绪缨. 现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J]. 财会通讯. 1992(04)
  [27] 孟焰. 试论当前我国管理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1991(03)
  会计论文参考书籍三
  [1] 刘爱东. 对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优化的思考[J].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6(08)
  [2] 郭延琦. 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思考[J]. 北方经贸. 2006(02)
  [3] 纪绍洁. 论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和发展[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23)
  [4] 张翼. 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完整性探讨[J]. 管理科学文摘. 2005(05)
  [5] 陈永华,胥兴军,邝才忠. 关于管理会计应用状况的几点思考[J]. 经济师. 2004(11)
  [6] 胡玉明. 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J]. 财会通讯. 2004(01)
  [7] 余绪缨. 管理特性的转变历程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人文化趋向[J]. 财会通讯. 2001(10)
  [8] 余绪缨. 半个世纪以来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及其新世纪发展的展望[J]. 财会通讯. 2001(01)
  [9] 林文雄,吴安妮. 中国管理会计实务调查报告[J]. 会计研究. 1998(08)
  [10] 余绪缨. 简论《孙子兵法》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 会计研究. 1997(12)
  [11] 王钊. 试论日本企业管理会计的特点[J]. 日本问题研究. 1995(02)
  [12] 李天民. 论管理会计的前景[J]. 会计研究. 1988(05)
  [13] 岳宁花. 管理会计规范化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 2011
  [14] 丁建中.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D]. 安徽农业大学 2001
  [15] 王利方. 管理会计在中小型制造企业应用研究[D]. 天津大学 2010
  [16] 曹洁. 管理会计边界问题研究[D]. 安徽工业大学 2012
  [17] 洪刚.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
  [18] 钱峥翔. 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中创造价值[D].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19] 李华. 作业成本法的生成机理及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研究[D]. 长春理工大学 2002
  [20] 聂巧明.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信息链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21] 肖玲利. 管理会计与控制系统变更影响因素的权变分析[D]. 重庆大学 2007
  [22] 王鑫.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会计实施与应用研究[D]. 东北大学 2009
  [23] 黄杰. 资源外包、组织结构变革与管理会计的发展[D]. 南京财经大学 2008
  [24] 邱芳. 基于管理会计的内部报告体系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25] 谭键维. 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D]. 湖南大学 2007
[会计论文参考书籍]相关文章:
1.本科会计论文
2.政产学会计论文
3.关于企业会计论文
4.环境管理会计论文
5.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参考
6.农业论文参考
7.关于环保的论文参考
8.论文的参考文献
9.离异家庭教育论文参考
10.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专著

(2) [理论研究]邓稼先的爱国故事

  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而爱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爱国故事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波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辨。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8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弹理论的研究。
  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从公开出版物上消失了,群众性场合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许多亲朋好友都无从寻觅他的踪迹,连他的妻子也不清楚其具体去向,只知他在执行着一项异常重要的任务。
  直到神州升起第一朵蘑菇云,全国为之欢欣雀跃。由于邓稼先所处的特殊地位,他巨大的功绩连最亲近的家人也无从知晓。而后,中国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当全国人民久久沉浸在狂喜之中时,邓稼先却在转瞬间承受了成功的喜悦和失去母亲的悲痛这强烈的情感震荡。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
  邓稼先的一生,是中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抱定了以科技强国的宿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为此而终生奋斗,不惜个人的生命。
  邓稼先于1950年夏天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完全可以留在那里并拥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待遇。但是,他毅然回来建设一穷二白的祖国。同年国庆节,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1985年,邓稼先回到北京,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和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当人们以感激的心情来颂扬这位功臣时,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
  介绍
  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成就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邓稼先不仅注重科技实验,还格外注重对科学理论的及时梳理和总结。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3) [理论研究]有关毅力的霍金故事

  霍金是胸围大的科学家,关于霍金的故事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毅力的霍金故事,欢迎参考阅读!
  霍金励志小故事1
  在新的千年到来之际,美国白宫曾进行了一系列的演讲,其中以科学为主题的演讲是《想像与变革---下一个千年的科学》。它的演讲者就是英国剑桥大学 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教授、"轮椅天才"斯蒂芬·霍金。霍金患有严重的残疾,双手只有3个手指能动。这个极度残疾和极度聪明的科学家成了这次不同寻常演讲的 理想人选。 外号叫"爱因斯坦"。
  20世纪90年代,谈论宇宙学渐成一种时髦,宇宙大爆炸理论虽不是新的理论,但在公众心中却非常新颖。特别是谈到霍金,人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称霍金是自爱因斯坦之后最好的物理学家。
  霍金是英国人。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一天恰好是意大利物理学家、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纪念日,几天前还是牛顿的生 日:1643年1月4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呱呱坠地的小霍金头上罩上了金色的光环。用霍金自己的话说:"我估计大约有二十万个婴儿在同日诞生"。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样,喜欢玩具,着迷于玩具火车,甚至自己花钱买来了电动火车。十几岁时,霍金还喜欢制作飞机模型和轮船模型,甚至尝试发明一些游戏, 比如制作不同颜色零件的工厂、运送产品的公路和铁路,以及股票市场。霍金和一个同学负责编制游戏的规则。在编制这些游戏时,小霍金的目标是"建造我能控制 的可以开动的模型","这些游戏及制作都来自于探究事物并且进行控制的要求"。这种要求一直驱动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来的宇宙学研究中仍在起作 用。
  上学期间,霍金分在一个很好的班,尽管霍金的成绩名次从未进过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学的尊敬,同学为霍金起了一个"外号"---爱因斯坦。霍 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学,霍金们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如莫扎特、贝多芬,也到音乐厅去听音乐。霍金们还经常讨论一些科学和宗教问题,例如宇宙 的起源和宇宙的运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目光投向茫茫宇宙
  在中学时代的后两年,班上来了一位数学教师。霍金的教学富于启发,这 激发了霍金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兴趣。尽管父亲也鼓励霍金学习科学,但希望霍金攻读与父亲的专业相近的生物学。回忆起中学的学习,霍金谈道:"在我幼年时,我对所 有科学都一视同仁。十三、四岁后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学方面做研究,因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尽管我知道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所以太枯燥。化学就好玩得多 了,不断发生许多意料之外的事,如爆炸等等。但是物理学和天文学有望解决我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蕴。"由此可见,少年的霍金的 志向虽算不上远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蕴"对霍金后来的研究肯定是有影响的。 中学毕业,霍金考入牛津大学,并如父亲的希望,取得了奖学金。学习物理学对霍金并不费力,后来霍金又考上剑桥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为什么要选取理 论物理专业呢?霍金后来说:"理论物理中有两个领域是基本的,……一个是研究非常大尺度的,即宇宙学;另一个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这就是 说,理论物理联系着"至大"的宇宙和"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后,霍金确定要研究宇宙学,这是因为"在宇宙学方面已有一个定义完好的理论,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 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研究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回报社会的恩惠。
  在研究学习期间,霍金得了一种怪病,是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这种病使行为本来就不灵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这种病迅速恶化。霍金非常苦恼,以至于霍金认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并未放弃正常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霍金在这时结婚了,5年后霍金成了3个孩子的父亲。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奋。霍金曾梦到自己被处死了,由此霍金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霍金认为,"我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其 霍金人",要做点儿善事,以回报社会对霍金的恩惠。 勤奋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霍金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学界。黑洞是一种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天体,也就是说,它的密度很大。这种天体是一种从理论 上推测出来的天体。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国科学家提出了黑洞的问题。霍金认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吸住自身发出的光线,而使我们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 团"。然而,这种科幻般的预言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时,一位德国科学家借助广义相对论重新预言了黑洞的存在。霍金发现,质量等于太阳 质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径只有2.95千米;而相当于地球质量的黑洞,直径只有0.9厘米了。到20世纪30年代末,一位美国科学家研究恒星演化时,再次研 究黑洞问题。霍金认为,在恒星燃尽时,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会无休止地坍缩下去,最终就形成了黑洞。 研究黑洞举世瞩目
  60年代,由于天文学 的一系列新发现,激发了天体物理学的研究。霍金正逢其时,黑洞研究使霍金初露头角。霍金将热学引入黑洞的研究,这大大加深了对黑洞的认识。这时,霍金认为, 可能存在一种"微型黑洞"。这种黑洞很小,有的会小到像质子或中子那样的大小。按照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当物体小到这样的程度,它应服从量子力学的规律。霍 金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黑洞可以蒸发;黑洞越小,它蒸发得越快。1个10亿吨(个头与质子大小相当)的黑洞要用100亿年的时间才能蒸发干净,而最后0.1 秒内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万颗百万吨级的氢弹爆炸。这就是说,我们是不是应该仔细地进行天文观测,力图在宇宙空间找到这种"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 呢?!
  霍金对大爆炸理论研究有很大贡献。霍金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奇点"处的爆炸产生了粒子和能量,粒子间的作用产生了星云,进 而演化到我们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胀着,将来的宇宙可能将继续膨胀下去,也可能在膨胀到极限时转而收缩至当初形成宇宙的那个"奇点"。看上去这好 像很有趣,然而,这就是今天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水平。 由于霍金在天体物理学研究上取得的成绩,霍金获得1978年的爱因斯坦奖。1980年霍金又当上了三一学院卢卡斯讲座的教授。牛顿曾经是该讲座的教授。现在, 霍金已快60岁了。尽管身体残疾,霍金仍经常旅行、演讲、著述。霍金的《时间简史》已发行几千万册,被译成40多种语种。由于霍金那富于传奇色彩的奋斗经历, 霍金的《时间简史》还被搬上银幕。人们看到了黑洞和基本粒子的画面,听着霍金敲打计算机键盘和计算机合成后的声音,人们为现代物理和宇宙理论的深奥所震慑, 为人类的智慧所感叹,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时仍在攀登科学高峰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霍金的励志小故事2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霍金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霍金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霍金当成了嘲弄的对象,科学家霍金的成长故事。
  在霍金12岁时,霍金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霍金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霍金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霍金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霍金却束手无策,不过,霍金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霍金,霍金的父亲甚至给霍金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霍金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理论研究

https://m.bbjkw.net/fanwen80446/

推荐访问: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企业管理范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应届生个人简历模板]应届生简历模板 下一篇:[应用回归分析论文]应用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