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2019-07-20 教学设计 阅读:

面积是对一个平面的表面多少的测量。对立体物体表面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面积。以下是 分享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1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要求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概念。学生对于长度、面积、体积三种单位极易混淆,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相当薄弱。纠其原因,学生没有形成准确鲜明的表象可能是根源之一,有些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定义,公式。让学生背熟也是原因之一。其实这远远不够,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面积

  学生学习了1平方厘米的形状和大小,并能度量较小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后,我有意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去量课桌的表面的面积,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1平方厘米这个单位太小,这时我安排了学生看书自学平方分米,学过了一平方分米并用1平方分米量了相应的表面积之后,我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量干墙面的面积,学生又发现1平方分米不适合量墙面,我再次让学生看书学习平方米。

  二、创造单位,猜想获新

  在学习平方米时,我明显感受到学生看书的积极性不像学习平方分米时积极主动,回忆教学过程,我已第二次使用自学看书的方法,学生的热情自然不会很高,那么这一环节可不可以进行改进呢?

  经过和同事的探讨,他们认为猜想的效果好。

  因为学生具备的旧知识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新知的彼岸的,学生已学过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这两个单位,老师再次用看书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平方米,学生当然觉得索然无味,采用猜想创造就不一样了。教师可以说:“平方分米不适合量墙面,那个适合量墙面的面积单位可能是什么呢?猜一猜?”

  这样,有意撩拨一定会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也会在推断中获得数学猜想的成功与快乐。

  三、思想渗透

  思想教育应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相对于语文来说,数学可能离思想远一些,但我认为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如这节课中,我的话虽不多,遵守纪律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却悄悄地潜入到了学生幼小的心里。这比空洞的说教,牵强的附会的效果要好得多。

  思想渗透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以数学教学过程为载体,结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的特征。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2

  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下册

  课时: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

  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体验了概念的生成过程,不仅让学生学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环节(一)充分感知,理解“面积”的意义:

  1、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与课桌的桌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指名回答)

  2、比一比:看看我们布置一新的教室,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些物体的表面小。(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3、师: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例如: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示意生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的面积……

  4、幻灯片出示一组图形,说一说谁最大,谁最小?(指名说)

  师: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例如,长方形的大小叫做长方形的面积。

  示意生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5、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它们的面积?(指名说,师板书,生练说)

  反思(一)强化感知,主动参与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再说“面积”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学生的思维从一维向二维过度,必须借助直观、形象的物体来理解。因此,采用学生熟悉的物体(桌面、黑板面等)和课件演示图形,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在“摸一摸”中初步体会“面是一大片”;在“看一看”课件演示中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几条线段围成的一大片;在“比一比”中感知“面有大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环节(二)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1、师:出示三张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比较:谁的面积最小?(指名回答)

  师:指出(观察法一眼就能比较出物体的面积的大小。)

  师:再继续比较,不能直接观察的两个长方形怎样比较?(指名演示)

  师:指出(用重叠法比较,不能完全重合,无法确定它们面积的大小。

  2、生借助手中的学具,拼一拼、摆一摆,比较出它们的面积的大小。

  指名演示汇报:

  ①面积相等。18个

  ②面积相等。12个

  ③不相等。 18个 ,12个

  预设:如果只有①、②个同学汇报,师出示第③种情况。

  质疑学生:18个 和12个 ,数字不相同,面积就不一样大,为什么?(指名汇报)

  3、师:出示用圆拼摆的图形,质疑学生(能说12个圆片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为什么?(指名汇报)

  提问:通过拼摆,用哪种形状的学具更合适?

  生:正方形。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我们发现,选用不相同的单位面积,测量的数字结果不同,容易造成错误的测量结果。因此,要正确测量物体的面积必须选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反思(二)矛盾激趣,引导探究:

  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单位,对于为什么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本课注重揭示和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揭示面积的概念之后,学生已初步通过观察法感知物体、平面图形的面积都有大小之分,接着引导学生得出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重叠------数方格,逐步揭示矛盾,并个个击破,最终引出“面积单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也使学生理解了要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面积单位。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参与获得概念的过程。

  环节(三)合作交流,构建面积单位: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认识1平方厘米

  ①量一量:它的边长。

  ②比一比:我们的哪一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③画一画:画一个接近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2、认识1平方分米

  ①找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猜一猜它的面积。

  ②用白纸折一个面积大约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③用手摆一个面积大约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④说一说,周围那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3、认识1平方米

  ①猜一猜,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多大?

  ②站一站,1平方米的面积可以站几名同学?

  ③估一估,黑板的面积大约多大?

  ④说一说,我们家的居住面积?

  反思(三)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听了,忘了,看了,记住了,动手了,理解了。”在教学感知面积单位时,设计教学活动,我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折一折、站一站、估一估等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再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再现面积单位。在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迁移和推导的形成来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迁移和推理能力。可以说整个过程都非常关注学生的体验。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这节课概念性知识点较多,需要给学生大量的体验,由于时间关系感觉给学生的体验还不够,导致知识点落实得不够扎实。还有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对组员的合作学习,全员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监督的还不够,有的学生不知所措,还有的学生孤军奋战……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刻反思并研究的。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3

  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力求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依赖教师的讲解获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得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并建立它们的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拼摆等一系列活动,充分经历面积和面积单位概念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索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1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

  从导入看新房子开始,让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接着课堂中摸一摸书封面、桌面、黑板面……,感受“物体的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使学习成为一种自然生发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亲历经验的积累,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2 、强化数学的体验学习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为了使学生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将学生引入重重矛盾之中,使他们经历了从观察——重叠——拼剪——拼摆——用统一的标准来摆——面积单位的建立这一过程,学生始终在兴奋中思考、探索,知识的学习成为了自我需要,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3 、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孩子们提供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不足之处

  1 、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着老师。这节课的小组活动,出现了一些“混乱”场面,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别人发言……,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

  2 、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在各个小组选用不同的方法比较餐厅和厨房平面图大小的时候,但老师只评价“这种方法不错”,到底不错在哪儿,没有抓住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机会。对小组合作的评价也不够到位。小组合作的成果只由个别学生参与了汇报,忽视了其他成员的参与,只注重对汇报的同学评价,却将其他同学的功劳一笔勾销,势必使小组活动演变成为个人展示,这些都值得我去反思、努力。

  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个课例,感觉要上“活”概念课,就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定义下得过早,等于是索然无味的简单灌输;下得太迟,则又怕学生的思维呈现零乱状态,不能及时地整理和总结。

面积 单位 教学

1、初中英语教学反思(三篇)(2016-03-15)

2、美术教学反思(3篇)(2016-03-15)

3、高中政治教学反思(3篇)(2016-03-16)

4、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3则)(2016-03-16)

5、初中美术教学反思(三篇)(2016-03-19)

6、教学反思怎么写(2016-03-28)

7、教学反思范文(2016-03-28)

8、教学反思英语(2016-03-30)

9、初中数学课教学反思(2016-03-31)

10、历史教学反思范文(2016-04-18)

11、教学反思优秀范文(2016-04-19)

12、小学语文学做饭教学反思(2016-04-21)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https://m.bbjkw.net/fanwen402119/

推荐访问:认识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进率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的进率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多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国土面积教学反思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 环形面积教学反思 扇形面积教学反思 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音乐《打蚊子》|音乐《晚风》教学反思 下一篇:【面的构成】面的旋转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