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三吏三别是什么|杜甫简介三吏三别心得体会

2019-03-31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阅读:

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是杜甫的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下面是五度学习网www.wudu001.com小编整理的杜甫简介三吏三别心得体会(3篇),供大家参考!

  杜甫简介三吏三别心得体会(3篇)

  杜甫简介三吏三别心得体会(1)

  浅析“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

  “三吏”、“三别”是杜甫叙述诗的代表作,“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与《无家别》。杜甫写作“三吏”、“三别”的时间是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是时唐朝平叛官军九节度之师与安史叛军交战于相州而遭大溃败,杜甫正是在这相州大溃败大混乱之际离开洛阳返回华州。在他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沿途耳闻目睹男女老少被捕捉充当兵士役夫的惨痛景象,到处是惊惶恐怖和悲哀叹息,人们遭受极大痛苦和悲伤却无处申诉。这一切给了他强烈的震动和深刻的印象,触发其内心深广的忧愤。公元759年3月,杜甫在回到华州之后,将他一路上亲身感受到的人民悲惨遭遇,经过艺术提炼有计划地写成了《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六首不朽的现实主义杰作,其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诗人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法使诗的主题思想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下面我将浅析“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

  一、对现实生活的概括

  杜甫的叙事诗,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概括。选取生活中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角,对其加以叙述描写,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如《垂老别》中,写战争接连不断,杀伤之多的惨状很具有典型性,“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无家别》中,描写战后归乡,乡里的面目:“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田园房舍只残留一片野草,人宅已成狐穴,荒无人烟、无人居住。还有,诗中描写士兵未尽到儿子应有的孝心和责任的诗句,也具有深广的现实内容,“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壑。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全诗情景交融,以景暗示自己的伤感和无奈,以一人之苦反映了当时所有百姓的痛苦。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还表现在杜甫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中。如《无家别》中,“久行见空巷,日瘦气凄惨。”这样的景象之所以触目惊心不仅是因为它描写了士兵战罢无家可归的痛苦,还在于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黑暗,不体恤百姓,仅一“瘦”字写尽了满目荒芜,凄惨宛然在目。

  二、个性化的语言

  杜甫的叙事诗是在继承汉魏六朝叙事诗叙事艺术的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他创造性地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不仅大量使用对话和人物独白,而且还做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如《新婚别》新娘的独白:“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哀叹不幸的命运,“暮婚晨告别”“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述说处境的尴尬,“今君往死地,沉痛迫中肠”--------为丈夫前途不可知而忧虑。诗人通过新妇剧烈的内心冲突,展示了人物丰满的个性和高尚的情操。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振颤读者心弦。

  三、景物的渲染、烘托

  在“三吏”、“三别”中,诗人常常通过环境的描写和气氛的烘托来展开情节和展示人物的心理。例如《无家别》开头一段关于社会环境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却生动真切,描写出安史之乱后广大农村荒凉寂寞的图景。安史之乱前,这里人烟稠密,鸡犬相闻,男耕女织,过着和平安定的田园生活。安史之乱后,“园庐” 成了一片“蒿藜”,人民东逃西散,流离失所,活着的没有消息,死去的早化为尘泥。六句诗没有一个字写情,然而通过这幅荒凉凄惨的农村图景,我们却可以体会到主人公那种触目伤怀的悲哀心情。诗中接着写这位“因阵败”而归来的战士,回到故乡,好不容易“寻”着了往日的“旧蹊”,走进了深深的“空巷”,日光惨淡,村落萧疏,不见人影,偶而见到几只狐狸向他竖毛怒啼。他好不容易找到旧时的住处,房屋已破败不堪,四邻也只剩下一二个年老的寡妇。这里,诗人通过士卒的亲身遭历,让我们看到那荆棘丛生的田园,断壁残垣的村庄,痛苦呻吟的人民;让我们活生生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灾难和血泪!

  总之,诗人在这组诗中通过典型化、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景物的渲染烘托些艺术手法写出了时代的悲剧、人民的痛苦。

  杜甫简介三吏三别心得体会(2)

  三吏三别

  “诗圣”杜甫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这其中的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石壕吏》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译文】: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对官吏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把守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另外两个最近刚战死了。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的人已经永远逝去。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仍在吃乳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裙泛指在这里衣物)。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从您夜归。 赶紧应征河阳需要的劳役,兴许还赶得做明早的早炊。” 入夜了,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亮后我还要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新安吏》

  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乾元元年,安庆绪退保相州,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人围攻相州。自冬至春,未能破城。 九节度的军队大败南奔,安庆绪、史思明几乎重又占领洛阳。幸而郭子仪率领他的朔方军拆断河阳桥,才阻止了安史军队南下。这一战之

  后,官军散亡,兵员亟待补充。于是朝廷下令征兵。杜甫从洛阳回华州,路过新安,看到征兵的情况,写了这首诗。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暮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嚎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新安吏的译文

  旅客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按户籍册点兵。 请问新安吏:“难道因新安县小,壮丁已抽完,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 “府帖昨夜才下达,并令没有壮丁就依次抽中男。” “抽来的中男实在太小了,如可能守住王城呢?” 健壮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瘦小的由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可就孤苦伶仃。 河水日夜向东流,青山还留著哭声呢! “不要让眼泪哭乾,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 眼泪哭乾了会露出头骨,天地都不能改变这悲痛的安排,终归是无情的。 我们官军(指九节度使)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复其地。 可是贼心难料(指史思明已归唐,又支援安庆绪),致使官军溃败。 就去原先营垒就食(因离洛阳不远),练兵也依凭著洛阳。 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指劳役不重),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何况朝廷官军是符合正义的,一切必然顺利,爱护战士一目了然。 送行战士不要哭得那麼悲伤,长官(指郭子仪)本像你们的父兄。”

  《潼关吏》

  乾元二年(759)春,唐军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大败,安史叛军乘势进逼洛阳。如果洛阳再次失陷,叛军必将西攻长安,那么作为长安和关中地区屏障的潼关势必有一场恶战。杜甫经过这里时,刚好看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总写。漫漫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便写下了这首《潼关吏》 。

  杜甫简介三吏三别心得体会(3)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诗人。世称“诗圣”,现代主义诗人,自称少陵野老。

  他自称少陵野老的原因: 今陜西省西安市旁南郊少陵,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偏南地区,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大体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与西南低,呈一簸箕状。因杜甫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作品体裁:古体诗 选自《杜工部集》。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1),有吏夜捉人(2)。

  老翁逾墙走(3),老妇出门看。(4)

  吏呼一何怒(5)!妇啼一何苦(6)!

  听妇前致词(7):“三男邺城戍(8)。

  一男附书至(9),二男新战死(10)。

  存者且偷生(11),死者长已矣(12)!

  室中更无人(13),惟有乳下孙(14)。

  有孙母未去(15),出入无完裙(16)。

  老妪力虽衰(17),请从吏夜归(18),

  急应河阳役(19),犹得备晨炊(20)。

  夜久语声绝(21),如闻泣幽咽(22)。

  天明登前途(23),独与老翁别(24)[1]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人。老翁急忙越墙逃走,老妇赶忙走出来查看情况。

  差役吼叫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凄苦啊!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都服役去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二个儿子最近牺牲。活着的人苟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裙,而且食不果腹。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好像听到隐隐约约的哭声。天亮后,我

  登程赶路的时候,只能同那一个老汉告别。  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是杜甫的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下面是五度学习网www.wudu001.com小编整理的杜甫简介三吏三别心得体会(3篇),供大家参考!

  杜甫简介三吏三别心得体会(3篇)

  杜甫简介三吏三别心得体会(1)

  浅析“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

  “三吏”、“三别”是杜甫叙述诗的代表作,“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与《无家别》。杜甫写作“三吏”、“三别”的时间是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是时唐朝平叛官军九节度之师与安史叛军交战于相州而遭大溃败,杜甫正是在这相州大溃败大混乱之际离开洛阳返回华州。在他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沿途耳闻目睹男女老少被捕捉充当兵士役夫的惨痛景象,到处是惊惶恐怖和悲哀叹息,人们遭受极大痛苦和悲伤却无处申诉。这一切给了他强烈的震动和深刻的印象,触发其内心深广的忧愤。公元759年3月,杜甫在回到华州之后,将他一路上亲身感受到的人民悲惨遭遇,经过艺术提炼有计划地写成了《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六首不朽的现实主义杰作,其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诗人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法使诗的主题思想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下面我将浅析“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

  一、对现实生活的概括

  杜甫的叙事诗,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概括。选取生活中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角,对其加以叙述描写,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如《垂老别》中,写战争接连不断,杀伤之多的惨状很具有典型性,“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无家别》中,描写战后归乡,乡里的面目:“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田园房舍只残留一片野草,人宅已成狐穴,荒无人烟、无人居住。还有,诗中描写士兵未尽到儿子应有的孝心和责任的诗句,也具有深广的现实内容,“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壑。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全诗情景交融,以景暗示自己的伤感和无奈,以一人之苦反映了当时所有百姓的痛苦。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还表现在杜甫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中。如《无家别》中,“久行见空巷,日瘦气凄惨。”这样的景象之所以触目惊心不仅是因为它描写了士兵战罢无家可归的痛苦,还在于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黑暗,不体恤百姓,仅一“瘦”字写尽了满目荒芜,凄惨宛然在目。

  二、个性化的语言

  杜甫的叙事诗是在继承汉魏六朝叙事诗叙事艺术的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他创造性地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不仅大量使用对话和人物独白,而且还做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如《新婚别》新娘的独白:“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哀叹不幸的命运,“暮婚晨告别”“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述说处境的尴尬,“今君往死地,沉痛迫中肠”--------为丈夫前途不可知而忧虑。诗人通过新妇剧烈的内心冲突,展示了人物丰满的个性和高尚的情操。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振颤读者心弦。

  三、景物的渲染、烘托

  在“三吏”、“三别”中,诗人常常通过环境的描写和气氛的烘托来展开情节和展示人物的心理。例如《无家别》开头一段关于社会环境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却生动真切,描写出安史之乱后广大农村荒凉寂寞的图景。安史之乱前,这里人烟稠密,鸡犬相闻,男耕女织,过着和平安定的田园生活。安史之乱后,“园庐” 成了一片“蒿藜”,人民东逃西散,流离失所,活着的没有消息,死去的早化为尘泥。六句诗没有一个字写情,然而通过这幅荒凉凄惨的农村图景,我们却可以体会到主人公那种触目伤怀的悲哀心情。诗中接着写这位“因阵败”而归来的战士,回到故乡,好不容易“寻”着了往日的“旧蹊”,走进了深深的“空巷”,日光惨淡,村落萧疏,不见人影,偶而见到几只狐狸向他竖毛怒啼。他好不容易找到旧时的住处,房屋已破败不堪,四邻也只剩下一二个年老的寡妇。这里,诗人通过士卒的亲身遭历,让我们看到那荆棘丛生的田园,断壁残垣的村庄,痛苦呻吟的人民;让我们活生生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灾难和血泪!

  总之,诗人在这组诗中通过典型化、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景物的渲染烘托些艺术手法写出了时代的悲剧、人民的痛苦。

  杜甫简介三吏三别心得体会(2)

  三吏三别

  “诗圣”杜甫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这其中的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石壕吏》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译文】: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对官吏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把守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另外两个最近刚战死了。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的人已经永远逝去。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仍在吃乳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裙泛指在这里衣物)。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从您夜归。 赶紧应征河阳需要的劳役,兴许还赶得做明早的早炊。” 入夜了,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亮后我还要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新安吏》

  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乾元元年,安庆绪退保相州,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人围攻相州。自冬至春,未能破城。 九节度的军队大败南奔,安庆绪、史思明几乎重又占领洛阳。幸而郭子仪率领他的朔方军拆断河阳桥,才阻止了安史军队南下。这一战之

  后,官军散亡,兵员亟待补充。于是朝廷下令征兵。杜甫从洛阳回华州,路过新安,看到征兵的情况,写了这首诗。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暮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嚎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新安吏的译文

  旅客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按户籍册点兵。 请问新安吏:“难道因新安县小,壮丁已抽完,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 “府帖昨夜才下达,并令没有壮丁就依次抽中男。” “抽来的中男实在太小了,如可能守住王城呢?” 健壮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瘦小的由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可就孤苦伶仃。 河水日夜向东流,青山还留著哭声呢! “不要让眼泪哭乾,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 眼泪哭乾了会露出头骨,天地都不能改变这悲痛的安排,终归是无情的。 我们官军(指九节度使)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复其地。 可是贼心难料(指史思明已归唐,又支援安庆绪),致使官军溃败。 就去原先营垒就食(因离洛阳不远),练兵也依凭著洛阳。 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指劳役不重),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何况朝廷官军是符合正义的,一切必然顺利,爱护战士一目了然。 送行战士不要哭得那麼悲伤,长官(指郭子仪)本像你们的父兄。”

  《潼关吏》

  乾元二年(759)春,唐军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大败,安史叛军乘势进逼洛阳。如果洛阳再次失陷,叛军必将西攻长安,那么作为长安和关中地区屏障的潼关势必有一场恶战。杜甫经过这里时,刚好看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总写。漫漫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便写下了这首《潼关吏》 。

  杜甫简介三吏三别心得体会(3)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诗人。世称“诗圣”,现代主义诗人,自称少陵野老。

  他自称少陵野老的原因: 今陜西省西安市旁南郊少陵,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偏南地区,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大体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与西南低,呈一簸箕状。因杜甫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作品体裁:古体诗 选自《杜工部集》。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1),有吏夜捉人(2)。

  老翁逾墙走(3),老妇出门看。(4)

  吏呼一何怒(5)!妇啼一何苦(6)!

  听妇前致词(7):“三男邺城戍(8)。

  一男附书至(9),二男新战死(10)。

  存者且偷生(11),死者长已矣(12)!

  室中更无人(13),惟有乳下孙(14)。

  有孙母未去(15),出入无完裙(16)。

  老妪力虽衰(17),请从吏夜归(18),

  急应河阳役(19),犹得备晨炊(20)。

  夜久语声绝(21),如闻泣幽咽(22)。

  天明登前途(23),独与老翁别(24)[1]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人。老翁急忙越墙逃走,老妇赶忙走出来查看情况。

  差役吼叫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凄苦啊!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都服役去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二个儿子最近牺牲。活着的人苟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裙,而且食不果腹。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好像听到隐隐约约的哭声。天亮后,我

  登程赶路的时候,只能同那一个老汉告别。

更多相关内容: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野杜鹃阅读]杜鹃阅读答案 下一篇:【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人】李靖打仗有多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