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芳

2018-07-28 企业管理范文 阅读:

谭小芳篇一:弟子规带给员工的意义

  弟子规对后世影响颇大,对于提升文化修养的人最需要读的是古今中外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书籍。领导者特别谈到:“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弟子规》培训不仅帮助企业管理,对员工自身也有很大提升。《弟子规》给了员工不少启示,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到积极向上、谦虚好学、礼貌待人,这样对店里的管理也有提升作用。有不少员工说:“诵读《弟子规》后,我的心态越来越平和,懂得了如何与同事相处,同时,也比以前更频繁的给父母打电话了。”
  温总理忠告要“流着道德的血液”,“海尔张瑞敏说过“用人德为先”,人才可分为四品,上品—“有德有才”,是企业需要的真正人才;中品—“有德少才”;下品—“无德无才”。试想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如何真心恭敬领导、服从指挥、感恩企业?一个连自己兄弟姐妹都不友爱的人,如何真心团结同事,如何打造和谐团队?一个不讲诚信、出尔反尔的人,把工作交给这样的人能放心吗?如何能担当责任、胜任工作!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又谈何公平、公正,一个不爱岗敬业的人,又如何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所以企业要发展壮大、基业长青,必须统一思想、统一理念、统一行为规范、统一价值观,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古圣先贤留给我们一本书,这本书叫《弟子规》,便是进行道德修行最理想的教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其文以孝悌、仁爱、勤谨、信义为核心,列举出子女或学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行为规范。《弟子规》共1080字,360句,113件事,本质上是给我们提供了113个回到精神家园的入口。中华民族的古传统是向“内”寻找幸福,因为幸福就是我们“本身”,只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向“外”看,那束天生的打量幸福的目光,已经永久睡眠。正因为这种向“内”寻找幸福的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和灿烂,也造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基本的社会稳定和安宁。这,也许就是我们今天推行《弟子规》的意义所在。
  《弟子规》核心内容是倡导通过坚持修己爱人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是人生第一规,是做人的根本!企业总感觉员工的职业化不够,而职业化的前提是人的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弟子规》就是企业管理的良方,是领导主管、员工生活处事的行为指导,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力行落实《弟子规》,确实可以让企业兴旺,家族不衰,企业家成为真正的企业“家”!
  国内权威的弟子规研究专家谭小芳老师(预定企业弟子规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认为,《弟子规》蕴含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文化最高道德和行为的观念的集中体现,将《弟子规》思想精华引入企业文化,能够给予新时代企业文化更多的传统养分。《弟子规》中的每一条每一款,几乎都是为打造企业和谐文化量身定做的。
  著名国学管理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弟子规》完全可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企业通过学习《弟子规》,将其优秀思想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促进企业文化生根发芽,从而带动社会经济社会良性、和谐发展,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谭老师的指导下,一些受训企业做到了“三个结合”,即“学《弟子规》做文明人”活动与舆论宣传相结合、与提升职工素质相结合、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所谓“弟子规”就是指导“学生的规矩”,“学生的规矩”又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学生不仅仅是指上学的学生,他不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某个阶段,而是贯彻一个人的一生,这就要大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二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说人是需要修理自己的,人生是需要保养的,保养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弟子规》就是用来修理、保养自己的最好教材。希望各位在座的“90后”大学生能够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知学行传”,用优秀传统文化去武装自己的头脑,去建构自己的人生面、价值观,并进而指导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真正做一个“知行合一”的大学生,真正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
  孩童时的家庭教育即发蒙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的很多心理和行为习惯是自小养成的,一旦成为第二天性,就很难改变。而之后的企业教育也非常重要。虽然这时候人已成人,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性格习惯和心理判断模式,以及较为独立的行为倾向;但任何一个企业都具有特定的制度规范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制度规范的约束下,乃至更深层次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下,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在一个良性的企业文化的打磨下,可以得到矫正和重塑;反之一个健全人格和品性优良的人,到了一个不具备良好企业文化的环境中,也可能受到打磨而使得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由此可见企业教育的重要性。
  《弟子规》普及开大约只有十年时间,他的普及显示出非常独特的轨迹,首先它是由进入中国的世界一流的外资企业引进的。最早进入中国跨国公司的执行官都是华人,他们进入中国大陆,带着非常先进的管理理念来中国投资,但是他们发现,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和他们熟悉的年轻人不一样,家族观念不强,对父母的态度淡漠,由此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够,跳糟成为中国大陆最频繁的事。他们招了很多的大学生,培训了半天,可人跳糟了。十年前,有几位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企业家引进了《弟子规》,要求员工读《弟子规》。他们发现读后的员工有了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秩序感、上下等级感,对传统的尊重比一般孩子强——由此传到了与外资企业合作的国有企业、中资企业。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希望通过号召企业职工学习《弟子规》,而推动企业文化的良性发展。《弟子规》“孝悌”篇讲对亲孝对组织忠;“谨而信”篇讲商业戒律;“泛爱众”篇讲团队管理;“亲仁”篇讲心性修炼;“余力学文”篇讲学习型组织。《弟子规》表面看似简单,其实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为依托,背后蕴含深刻的商业思想。“首孝悌,次谨信”,《弟子规》通过孝道教育打造企业感恩文化;“泛爱众,而亲仁”,《弟子规》通过仁爱教育打造企业和谐文化;“凡是人,皆须爱”,《弟子规》通过换位教育打造企业宽赎文化。谭老师总结了《弟子规》培训作用如下:
  1、使员工行为从“他律”转向“自律”;
  2、增强爱岗敬业精神,对工作更具责任心;
  3、提升对企业的归属感、忠诚度和对事业的使命感;
  4、培养员工的同情心和仁爱心,增强员工互助协作精神;
  5、解读中国儒学根本经典《弟子规》,打造企业战无不胜的卓越团队;
  6、净化人心、启迪心灵,使员工树立起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养成员工的虔敬之心,把服务大众、服务社会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
  多年来,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一直致力于在交通、保险、银行、通讯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窗口中推行《弟子规》诵读活动,其后又有民营服务企业自发加入。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在服务窗口率先启动《弟子规》的员工培训,能促进企业和谐,营造良好的团队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就拿培训过的中国人寿来说,他们的负责人反映:接待咨询的客户服务部突出“谨”篇,向客户推介保险理财产品的外勤则首重“信”篇。具体说来,谭小芳老师认为,弟子规管理智慧主要有如下十点启发,简称为弟子规管理智慧的十大黄金法则——
  1、弟子规与员工日常行为规范
  《弟子规·谨》是分叙的第三部分,主要是教育孩子学会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在日常点滴中培养细心、耐心,从而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未来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教养的人。这部分的内容亦适用于企业,提醒企业员工要注意各种日常行为细节,自觉遵守企业制度中的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做一个个人基本素质较高的有教养的员工。
  《利未记》中有这么一句话:“至圣者说,如果你点亮我的灯,我就点亮你的灯。”身为管理者,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呢?《弟子规》给出答案,员工和企业是相互的。你光明,企业就不会黑暗;你温暖,企业就不会淡漠。这个“你”,有管理者,有员工。
  《弟子规》中说道,“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在企业里,工作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服务。但是,我们却总习惯于过度关注自身的利益是否得到满足,而罔顾其他。对管理者而言,主其事曰“管”,治其事曰“理”。概而言之,管理者要约束、管辖得合理,且有条理。那么,管理者对待下属员工时,就以己之正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像我们熟知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示范效应。管理者的一言一行,对员工都有示范的效果。《弟子规》又说,“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好的管理者聚拢人心在于德行,员工自然信服。
  2、弟子规与员工品德修养
  《弟子规·信》是分叙的第四部分,接着讲做人的道理,教育孩子不要讲没有根据的话,不要轻易许诺,因为这很容易养成坏毛病;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飞短流长造口业(人我是非的不恰当评论)。教育孩子不要与人攀比,要重视自己品德、学问、才能技艺的学习和培养,君子忧道不忧贫,养成良好的节操;如果不小心犯了错误,就要勇敢去承认,并且努力改掉它。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对世界的索取不再能被简单地满足,开始对外物无休止的追逐。名誉、金钱、权利好像成为了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似乎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人类逐渐偏离了最原初的天性,并渐行渐远。在企业中,也不外如是。因此,管理的第一步就是重拾遗失的美好品格。《弟子规》的宗旨就是以德育来塑造人的品格,从而学会为人处世。
  从企业的角度看,这部分也很有现实意义,是在提醒员工要加强个人修养,要在个人品德才能的提升上不断努力,清醒而正确的把握住自己的发展方向,坚决拒绝邪门歪道的诱惑。由于物欲的膨胀,大多数的企业中,往往夸大“经济人”的特质,而慢慢丢失做为“社会人”的品格。《弟子规》恰好可以为员工补“情”,使员工成为有理性,且有人情味的“知书达理”的员工。
  《弟子规》是道德教育的楷模和浓缩,是我们做人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如何做人,而且要做好人,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人,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所追求的。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对这一理念,用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做出了不同形式的诠释,当然也形成了我们今天风姿多彩的社会面貌,同样也带来了种种的社会弊端和日趋尖锐的普遍问题。
  社会上也不断涌现出大批有识之士作出各种精辟的论述和指导,然而最终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有过苦闷,也有过迷惘。冷静思索,才发现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智慧结晶。《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重视道德修养的精髓,首当被推上时代的前沿,成为我们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方针。

谭小芳篇二:汽车售后服务课件

  导语:服务场景和有形展示方面,除了装修风格和人员着装之外,服务价格的公示、收费的合理性、不输于正品质量的配件品质、原厂的配件等都在传递品牌价值。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汽车售后服务课件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汽车售后服务课件
  汽车售后服务,是指生产企业、经销商把产品(或服务)销售给消费者之后,为消费者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包括产品介绍、送货、安装、调试、维修、技术培训、上门服务等。汽车售后服务是产品生产单位对消费者负责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增强产品竞争能力的一个办法。
  在德国大众汽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第一辆车是销售员销售的,而第二、第三辆乃至更多的车都是服务人员销售的。服务的本质是销售。那么,我们国内的服务业者有没有这样的理念呢?如果掌握了汽车售后服务的理念,那么,汽车售后服务的规范呢
  在美国买新造的房子有一个选项:屋顶。美国的屋顶生产商都非常有技术含量:保修15年的屋顶一般到16-17年一定会坏(不会刚好15年坏,有一定滞后),逼使你更换,因为在一个成熟的市场,新生意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自更换。有位朋友装的屋顶没到15年就坏了,时隔这么久,发票什么都没有了,于是便上屋顶看了打在上面的生产商Logo,再找到生产商。
  厂家给的解决方案很简单:很抱歉,我们说能用15年,但没有做到,给用户带来不少麻烦(屋里漏水决不是愉快的经历),现在我们给换一个新的有15年保修期的。这位“中彩”的客户等于花了一个屋顶的钱,因为这次遭遇得到了一个新的屋顶。
  这件事要是就此结束那也没什么可多说的,只是有家愿意在满足客户方面多做一点的企业。不过这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厂家要找出为什么这个屋顶用不了15年的原因,给用户一个事实为依据的解释。在对换下的屋顶一番仔细检查后,终于有了答案:原来北方与南方的气候差别巨大,用在二地的屋顶是不同的。
  由于厂家将报废时间卡得较紧,能保证在南方用15年的,在北方的冬雪夏日中就保证不了。而厂家发现这个用在北方房子上的屋顶居然是南方的批号?这可是15年前一个重大疏忽!于是厂家进一步对这个社区的所有屋顶都做了复查,发现这里15年保修的屋顶批号都是南方的,也就是说:在同样气候条件下,这批屋顶都快要出问题了。厂家最后为这里的居民全部免费更换了新屋顶。
  这是厂家一次明显的失误,不过应该说处理得非常漂亮。比较会算的朋友也许会说:屋顶是15年一次的非频繁消费,厂家这个处理虽然好,恐怕很难再在15年后赢得同一位客户了,这笔支出肯定收不回了,只是赢得了品牌声誉,却损失了一大笔利润,其实不然:首先这群客户中绝大多数都会有搬迁,会有再买一次屋顶的机会;其次这群客户也有亲戚朋友,这就是口碑。我想他们下一次的选择或推荐多数会是这家屋顶生产商,难道不是吗?
  现在,产品的汽车售后服务逐渐成了每一个品牌不得不关注的热点,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产品品牌形象的确立,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此同时,几乎每一个品牌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那就是汽车售后服务难做,客户的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谭小芳老师认为,如何让汽车售后服务成为持续交易的基础,首先要解决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1、服务场景和有形展示方面,除了装修风格和人员着装之外,服务价格的公示、收费的合理性、不输于正品质量的配件品质、原厂的配件等都在传递品牌价值。
  2、服务流程方面,顾客在汽车售后服务最需要的是公平和便捷,特别是服务补救的时候,惠普的笔记本售后门引起的全国数百个维权群,丰田的召回门,都需要在流程上体现出来。正确的流程才有正确的结果,没有事前拟定的处理原则、设计好的预案和确保执行的制度,很难仅仅依靠现场服务人员的应变去回应顾客令其满意。
  3、高素质的服务人员,没有顾客不喜欢热情、积极、善于倾听、愿意解决问题、有权利解决问题、经过培训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的服务人员,他们可以有效的弥补有形展示和流程的不足。不幸的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如果没有良好的作业环境、持续有效的培训支持、足够的激励政策,很难想象一位满腹怨言的服务人员能提供优质的服务。
  企业竞争发展到现在,客户汽车售后服务已经不是简单的、最低要求的礼貌问题,光说应酬话或光说“是”已经不够了——绝大多数企业早已可以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对于处于激烈竞争中的现代企业来说,客户汽车售后服务方面的竞争直接决定着企业市场运营的成败。除了优良的产品,良好的汽车售后服务品质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汽车售后服务品质必须作为基本素质要求加以重视。一个重视汽车售后服务,不断改善汽车售后服务品质,提供汽车售后服务质量的企业必然会受到客户的更加认可,满意度的提升从而使客户成为忠诚客户,直至成为永久客户。
  所谓“微笑”,多指对事物心领神会后的小笑,而生成这种笑细胞的基因就是自信。就说《蒙娜丽莎》吧?说起来,很难琢磨的微笑——但人家连锁巨头沃尔玛,对微笑竟然定了个人人能执行的标准叫“三米微笑原则”:顾客在走到员工三米之内的时候,要眼睛注视顾客,面带微笑,露出八颗牙齿,与顾客打招呼,并询问能帮助顾客做什么。
  1、微笑要有内涵,不是皮笑肉不笑
  微笑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而内在的是内涵。从业人员要根据自己的工作,丰富微笑的内涵,要在微笑中给客户以力量,给客户以鼓励、镇静、宽容、理解,似春风春雨,给客户解决困难和问题。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服务人员的笑是那样的假,有的人的笑像黄鼠狼,有的人的笑很虚伪,有的人笑里藏刀,就是没有内涵。内涵是人的修养的体现,是你的内在品质的表现,是自然的流露,是不经意间的表现,就像天生丽质无法掩藏。
  2、微笑要以良好的技能为前提,否则就成了傻笑。
  服务业说到底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不要一提微笑就有卖笑的感觉,我们从业人员的微笑只是为服务提供附加价值,而不是业务的全部。有的人讲,宁要一分钟的高速度,不要三分钟的微笑,指的就是良好技能的重要。要在微笑中让客户不知不觉办完业务,让他感觉是一种享受,而不是受罪。
  3、微笑要发自内心,是内心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应付,职业、僵硬的笑
  服务人员的汽车售后服务要主动热情、自然大方、一如既往、养成习惯、心境平和、注意场合、态度端正。微笑要发自内心,只有发自内心,才能笑得亲切、自然、甜美,而不是生硬的、硬挤出来的笑。我们经常听人说,笑得比哭还难看,就是指笑不是发自内心,而是职业性。而要发自内心地微笑,就必须把顾客当作亲人和朋友,体现真诚、友善、和蔼、可亲。
  4、微笑的前提是热爱你的工作、岗位、售后,否则是笑不起来的
  微笑是一种态度,将客户视为衣食父母,才能对顾客保持真诚的微笑。而要能够这样认识,前提是你必须热爱你的工作、岗位,而不仅仅是作为谋生的手段、吃饭的工具、不得不作的事,而要倾注你的全部热情、你的激情、你的感情,把工作作为你的事业,才能精神焕发地工作。
  5、要保持快乐的心情
  真诚的微笑是内心心情的流露,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人心情好时,笑意是自然地洋溢在脸上,这种笑是自然的,也是最美的,最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
  国内很多企业界的朋友都知道要微笑,微笑很好,汽车售后服务等等,但大家如何微笑、如何微笑得好、如何改善自己的微笑,如何坚持能做到汽车售后服务,所有人都不清楚,也没有强烈的意愿去能清楚,知道微笑重要了就行了,何必那么认真,这是大多数中国企业的通病,也是大多数中国企业现状的真实写照。
  一般来说,做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有职业道德,一定要尽职尽责,前段时间我为几家企业做培训调研的时候,发现许多酒的促销在终端时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的形象,不是特别理想。谭老师建议促销人员在面对客人之前,先让你的脸上挂满微笑的表情,给你的动作注入热情的动力,这样使客人对你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再看“旅馆帝王”康拉德?希尔顿干脆把“今天你对客人微笑了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919年1月,希尔顿的父亲因车祸去逝,他怀揣5千美元只身到德克萨斯州,买下了他的第一家旅馆——梅比莱旅馆。1925年8月4日,“达拉斯希尔顿饭店”竣工,开始了“一流设施,一流微笑”的经营理念。希尔顿和员工同心协力坚持微笑,以微笑带动服务质量的提高。就这样,微笑成了希尔顿旅馆的核心竞争力,所到之处,同行胆战,顾客满意。1946年5月希尔顿成立了希尔顿旅馆公司。1947年该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50年代开始向海外发展,如今是享誉全球的跨国公司。
  如何才能让汽车售后服务的培训更有效?
  1、心态调整
  不可否认,很多窗口岗位的人员,不屑于“汽车售后服务”,是因为他们觉得认为做完工作就行,没有必要那么客气,甚至有人有“汽车售后服务”是低声下气、是“奴文化”这种不健康心理。其实不然,汽车售后服务本身就是窗口人员的基本工作职责和内容。汽车售后服务,是自信、阳光、规范、亲和力的外在表现。如果没有这个意识,提倡汽车售后服务必然只是个形式,不容易达到良好的效果。
  2、规范的培训
  规范培训是有效实施汽车售后服务的基础。培训中,不仅要让学员从思想意识上有所认知、认可,更要教给学员规范的、和学员实际工作岗位一致的操作规范、技巧和流程。既然是“流程”,很明显,仅仅培训“微笑”是远远不够的,还须有相关的配套服务行为。
  3、规章制度配合
  规章制度配合的目的,就是为了跟进、监督,实现有效的长期执行。不可否认,一个单位内部在没有形成一种文化和氛围之前,员工在执行制度时难免有一定惰性。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是对于高度自律一族而言。如果培训后一切都听之任之,必然会出现“微笑走形”的情况。所以,这时候后期的监督管理就非常重要。
  4、其他细节配合
  “汽车售后服务”是一种高附加值的、被认为有一定档次的服务规范。可以说,凡是提倡“汽车售后服务”的窗口部门,必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行业或岗位。所以,既然要提倡汽车售后服务,就必然要有其他配合相跟进,比如上文提到的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硬件设施,还有窗口人员规范的服饰、妆容,一定的便民措施(比如座位、饮用水、老花镜、书写笔,有些行业的窗口还可以提供一些供人使用的查询工作等)。
  何为“汽车售后服务”呢?笔者认为服务是一种感觉,只有当服务超出客人的期望值时,他们才会高度满意;而汽车售后服务是指比客人期望值提高一点点,并随着客人期望值一次又一次的提高持续不断地提供超越客人期望值的服务。谭老师提出了汽车售后服务构成的六个要素:服务、客人、服务瞬间、态度、岗位职责和岗位本质,指出:我们是为“绅士”和“淑女”提供服务的“绅士”和“淑女”;高质量的服务源于对专业人士的追求;而服务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准备过程,而真正实现对客户服务的瞬间完成的,通过瞬间的服务来体现和检验准备的效果;岗位本质是实现服务并建立和谐的客户关系。
  另外,谭小芳在其原创培训课程《汽车售后服务》中还提出了汽车售后服务的实现手段,如起前性服务、换位思考、首问负责、惩罚、五周提升创新力等等,最终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我超越,使服务不断从卓越走向卓越。
  即使做不到更好,也要把为老客户服务看得与为新客户服务同等重要。很多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争取新客户上,为新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却忽视了对老客户的服务,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发展新客户的成本要大大高于保持老客户的成本,等到老客户失去了再去争取就得不偿失了。所以,重视对老客户的服务可以显著地提升服务的质量。
  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在讲述他的成功之道时说到:“企业的存在就是向客户提供服务,发现客户的需求并满足它,任何企业最重要的问题都是如何做好客户服务。”任何企业在竞争过程中都期望拥有一个成功的秘诀,可以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如果说顾客是企业的生命,服务则是维持这种生命的血液。然而,让很多企业头痛的一个问题是:尽管打出了“顾客永远是对的”、“一切让顾客满意”等服务理念,但执行起来往往会“走样”,服务理念变成空洞的口号。谭小芳老师通过大量知名企业的经典案例结合亲身体验,用通俗的语言加以点评和总结,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服务指导。
  服务管理专家谭小芳老师基于对世界成功企业的研究,这个成功的秘诀就是为客户提供卓越的服务,以此作为企业的领导风格、企业文化、业务流程、激励机制及企业根基,并将“以客户为中心”奉为企业的一切行为的标准。当今企业的新任务并非不断地更新产品,或压低价格,而是组织员工在服务客户上持续战胜竞争对手。谭小芳老师(预定谭老师汽车售后服务培训,请联系13733187876)认为,如果您的企业想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赢家,汽车售后服务是您的必然选择。
  如果说顾客是企业的生命,服务则是维持这种生命的血液。然而,让很多企业头痛的一个问题是:尽管打出了“顾客永远是对的”、“一切让顾客满意”等服务理念,但执行起来往往会“走样”,服务理念变成空洞的口号。谭小芳老师的服务提升培训课程通过大量知名企业的经典案例结合作者亲身体验,用通俗的语言加以点评和总结,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服务指导。谭老师通过这些趣味横生而又发人深省的服务案例,让您不知不觉中领悟服务的真谛。助您赢得顾客的购买和忠诚,有效地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企业做客户服务,首先要把分内的服务做精。如果分内的服务都做不好,就无法做好更进一步的服务,也不会赢得客户的认可。
  所谓分内的服务,就是指那些意料之内、情理之中的服务,即企业本“应该”做好的服务,客户有需求也期望企业能提供的服务,如常规商品的维修和退换等汽车售后服务。对于这部分服务,如果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好,客户就不会满意。
  什么叫把分内的服务做精呢?例如,客户买了一辆汽车后出现了某些故障,厂家对其进行维修就是分内的服务,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有客户说他的汽车对某种东西“过敏”,你会是什么反应?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客户是不是神经有问题。而这样的事情确实发生过,并且企业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10种客人对应的汽车售后服务培训
  1、吊儿郎当型
  这种顾客没有主见,对于点菜很难下决心。当我们服务到这种客人时,应该和蔼可亲地为客人说明各种菜肴并提出建议,引导他下决心,如此就可以节省时间,又增加顾客的信心了。
  2、妄自尊大型
  这种客人有种自大感,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让人觉得有点目中无人之感,总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是对的,故当我们服务这种客人时,最好是顺从其意见,遵照他的话去做,造成不要与他争论,这样服务就没有问题了。
  3、老马识途型
  对于这类型的客人的服务最好是多听他的说话,不批评他所讲的内容,他要点什么我们就给他什么,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4、浪费型
  这种客人喜欢交际,用钱没有节制,更爱吹牛,故对这种类型的客人服务时,应保持距离,不可太接近,以免万一发生事故而将责任推到我们身上,跟着受牵累那就划不来了。
  5、

谭小芳篇三:销售实战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可以让自己更具竞争力。未来的职场将是充满了竞争的职场,随着人才机制的创新,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的人才加入到竞争的队伍中,让您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面对竞争,要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只有不断学习,而培训则是最好、最快的学习方式。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销售实战培训心得体会,一起来看一下吧。
  销售实战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没有艰苦的训练和战术的指导,不会有每个球员出色的技术和脚法,一支球队也无法在球场上赢得胜利。同样,没有优秀的人员和团队协作精神,一个企业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创造辉煌。
  销售人员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以及怎样说和怎样做都对公司的形象和信誉影响极大。如果准备不足就仓促上阵会使一个很有潜力的销售人员夭折,也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事实上,一个优秀的员工和普通员工差距十分明显。对销售人员来说,一个最优秀的销售人员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可能是差的销售人员的数百倍。那么,企业该如何培训销售人员呢?
  谭老师再次强调:销售培训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带来销售业绩提升。只有达到了这个目的,销售培训才算是真正完成了效果,达成其培训的使命。而通常要达到这一目标,在真正的培训操作中是有相当的难度的。这也使得许多的培训组织者、培训老师、都只能望其项背,不敢触及。在衡量培训效果的时候,大部分组织者只能降低标准和要求,通过培训现场的反映和考试考核来衡量培训的成效,不敢通过业绩提升的幅度来衡量培训的成效。
  这也直接导致很多的销售培训成了看似热闹非凡,实则华而不实,花了时间,花了精力,真正取得的效果,却似乎总是雾里看花。纵观终端导购培训界,尽是繁华一片,真正带来业绩提升者,少只又少。
  “培训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用不上”、“培训后员工没有多大的转变”、“培训课程针对性不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培训后员工的业绩没有多少提升”……这是很多企业在销售人员培训中所头疼的问题。
  讲师定位准确,课程也选择恰当,但激情高昂或嘻嘻哈哈的几天培训结束后,经常会有学员反映培训一场后,对于培训的知识只可意会而不知怎么用于实际操作,或者说是内容离咱们太远,近几年还用不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谭小芳认为,原因就在于授课内容欠缺实战性。
  所谓实战,意思就是针对这个行业的具体可用的操作方法技巧,而不是泛之四海都可用的那种经验理论。但在培训过程当中,却不难发现有些培训讲师只是把其它通用行业的一些技巧方法死搬硬套的向大家讲授,虽然可以给本行业提供一些借鉴意义,但学员们应用起来却很费力。这就是培训的误区:讲师不了解一线的实际情况,因此就不能将经验理论与销售实际结合起来讲述,而欠缺了这种必要的结合,学员应用起来就很困难,也不实用。
  可以说,销售员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而培训的效果来自成员对培训内容的不断练习,从而变成自发的知识和技能。
  谭小芳老师(预定销售培训课程,请联系13733187876)认为,销售员培训应该是内训为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聘请一些专业的老师。培训应该是长期的,系统的。你不能指望招聘一个销售员就立即能用,即使资深的销售,也需要培训,只不过技巧方面的培训可以适当少些,但是公司理念,团队协作方面的培训必不可少。培训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激励过程。
  对于新成员,首先需要对必要公司制度和理念进行简单的培训,记住是必要的制度而不是全部的制度,因为一个公司的制度是方方面面的,为了能使他尽快融入到团队,尽快的开始工作,和他工作最密切相关的制度最先培训,其它方面是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的系统培训。这里并不是说不需要其它的制度,但是销售的目标就是为了创造业绩,新成员把握了这个目标有关的制度,可以尽快的开展工作,也就是所谓的把时间花在刀刃上。必要的制度培训包括:作息规定、例会制度、销售制度、出差制度、价格策略等。这个培训只需要很短时间的时间,如2小时左右即可完成。在2小时的培训结束要立即考核,如书面考核或口头考核等。
  其次是产品的培训。这是根据每个公司不同产品特性来制定的培训。谭小芳老师认为,产品培训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产品的特性、产品的价格、产品的竞争优势、产品的竞争劣势、同行业产品比较等。其中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是产品培训的关键。产品的优势培训能让销售员提高信心,而产品的劣势培训,能表现出公司的开诚布公的态度。往往很多公司只培训产品的优势,而实际上所有产品在市场上都会面临竞争,而竞争中产品必然有其优势和劣势,即使公司避而不谈,销售员也一样能从竞争对手或者客户那里得到反馈。
  培训的时候要注意的是不能走形式,在培训过程中要随时考核、随时提问,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培训质量。同时每个培训议题,有条件的和时间的话,最好都能进行实战演练。如培训完产品特性后,要求每个销售员能独立的演说出培训的内容,而产品培训结束后,每个销售员都要能熟练、完整的表达出培训的全部内容,也可以模拟一个环境让成员进行培训的考核。
  前段时间,有个服装业的经销商请谭小芳老师给他们的50多员工做了次培训,培训结束后,这个经销商对笔者说:“谭老师,我前天刚从北京回来,在那也听了一个专家的讲课,你比他强多了!”我一问,那个专家是大名鼎鼎的营销界泰斗,营销水平绝对处于领导地位,与他相比,无论从资历还是年龄都无法相比,但为什么经销商会觉得我讲得更好呢?原因就在于客户请专家过来讲课时,没有看清楚这些听课的对象所处的发展阶段——向一群刚学会走路的人去培训飞行能得到他们的认同吗?然后是技巧的培训。这方面有很多方法可以借鉴,这里就不多说了。
  最后,谭小芳老师提醒企业注意:记住,销售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实战。如果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还不如发些资料大家看看,根本没必要进行专门的培训。
  销售实战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上周跟随领导去客户那里商谈某个项目的合同签订问题,按照以往流程,项目进展到合同阶段,后续工作本应如探囊取物般顺畅。到达当晚约了个中层领导吃饭,该领导话语权不重,但影响力尚可,最重要的是极其热情,酒足饭饱之后非要帮我们把合同尽快促成,盛情难却,谁知就是这份极致的热情使主管领导暂缓了合同谈判,让回京等消息。我与领导痛定思痛,百费周折,好话说尽,最后仍然无功而返,坐在回京的高铁上,领导感叹一句“唉,蚂蚁绊倒大象啊!”茅塞顿开,回首往事,“细节打败销售”的场景历历在目,不知意气风发的你被蚂蚁绊倒过吗?
  自作聪明,乐极生悲
  1、“X总,您好,还记得我是谁吗?”
  除非你十分确信对方能记住记得名字,否则在什么情况下不要问这种看似能拉近距离的“二愣子”问题,通常情况下的老总阅人无数,亦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为了不把双方都置于一个尴尬的氛围之中,所以在对方皱眉之前,最好主动自报家门。兼而有之,对方可以不记住你的名字,但你千万不能忘记更不能记错对方的名字,与各位领导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是不能假设的,或许在嘈杂的饭局中,或许在人声鼎沸的会议上,夹杂着各地方言于一身的“自述”,集结着各种书法字体于一身的“名片”,很容易让你把对方的姓氏弄错,在确认对方的名字之前,千万不要自作聪明瞎叫,多问一句不会过分的,或者问问周围的人也未尝不可,礼多人不怪,否则就乐极生悲了!
  2、“见您一面不容易,我得好好和您聊聊!”
  一般情况下我们约见的项目关键人大部分都身居高位,身兼数职,会议不断,电话不停,是名副其实的大忙人。无论我们通过何种渠道取得了面谈的机会,我们都不要把等候已久、望眼欲穿的劲头表现出来,更不能呈口舌之快,把事先准备好的语言一股脑复读出来,要懂得察言观色,看对方是否马上有会议,手头是否有工作,心情是否愉悦,办公室是否时常有人打扰,最重要的是必须敏锐的捕捉到对方的微表情或非常规动作,对方不耐烦了,开始看表、看电脑、转笔了,马上停止你的高谈阔论,约定下一次的见面时间,全身而退,见好就收吧,千万不要奢侈的幻想见一次面就把事情聊透,更不要天真的认为见一次面就能把对方拿下!
  3、“这是我哥,那是我姐……”
  伴随着你的努力、你的运气、你的背景、你的聪明等等一切可以为你所用的优秀品质,你得到了一位领导的认可,在你把对他的称呼改为“哥”或者“姐”的时候,对方欣然接受了,这只是意味着你和他的关系拉近了,可不是代表你可以在他的下属或者同事面前肆无忌惮的“哥啊”“姐啊”的喊来喊去,看似在为下属炫耀,实际上在得罪下属的同时,也出卖了你的“哥哥姐姐”,这是政治极不成熟的表现!
  自欺欺人,狐假虎威
  1、“X总已经把这事定完了!”
  这种结论性的话语只能留在心底,哪怕非得说,也得由客户的嘴里说出来,而不是让你一个销售人员说出来!任何人都不愿意受别人支配,特别是稍微有点职位的领导都不愿意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拿别的领导来“威胁”他,即使有话语权的大领导下了定论,具体操办的下属也完全可以公事公办,用各种理由拖延事情进展。其实客户是没有职位高低之分的,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千万得一视同仁,万不可厚此薄彼,必须尊重对方,因为你下的是一盘棋,一步错,步步错。当然同样的结论完全可以换一种说法亦可取得异曲同工之妙:“X工,您好,有关这个问题我已经想X总详细汇报过了,他说您是这方面的专家,让您帮忙好好把把关,麻烦您了。”
  2、“我已经和X总吃过饭了!”
  都说能把客户拉到饭桌上,项目就成功了50%;能把客户拉到歌房里,项目就成功了70%;能把客户拉到澡堂里,项目就成功了90%,足以见得饭局的重要性。但是千万不要天真的以为吃顿饭就把关系落实了,吃饭有很多种吃法,一般宴请分为两种“官宴”和“家宴”,所谓“官宴”多是海参鲍鱼鱼吃燕窝,各种领导各显神通,都以把酒喝好为重任,吃得上吐下泻,晚上回去还得吃方便面;所谓“家宴”常以肉串涮锅面条咸菜为主,有嗜酒者小酌几倍,喝的惬意,从不强求,气氛温馨。通常我们所谓的吃饭都以“官宴”为主,其实你也知道那就是走过场,饭后领导甚至是否和你同过桌都记不清了,你如何好意思扛着“和X吃过饭”的大旗招摇撞骗,殊不知此举既骗了别人,又坑了自己!
  3、“我和这个项目相关的所有人都深入沟通过了!”
  通常一个大项目下来,相关专业科室、直属领导、主管领导甚至上级集团都会打上交道,且不说你一句“所有人”多么令人怀疑,仅是“深入沟通”就把你整个老底给暴漏了!项目攻关,分工不同,权利不同,深浅自然不一,我们不是要广撒网,而是讲究深挖掘,把关键岗位的人吃准吃透,千万不能到最后都是脸熟,投标时还自认为把握很大。
  目光狭隘,不识时务
  1、“我已经向某领导表示过了!”
  凡是说过这句话的人,均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井”——横竖都是二!当然,年少时候的我也曾经“井”过,一般说这句话的环境大体都是在给别人送礼的时候,怕别人不收,想给别人吃颗定心丸,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放心收吧,你的领导都收了,你还有什么好怕的啊!”送礼理应属于秘密行为,既然是秘密,就应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永远烂在肚子里,且不说你这句话出卖领导的同时,还让接收礼物的人背负了替领导保密的责任,最要命的是谁还能信任一个把秘密天天挂在嘴边的“定时炸弹”啊!定心丸可以这样吃法:“您放心,该想的该做的我自然都会想到做到,绝不会让您为难!”
  2、“某某领导我已经做过关系了啊!”
  在沟通感情时,销售多是以右脑思维,以感性为主,缺少理性分析,做关系本身没有错误,但必须有个理性的保障,那就是时机正确:关系做在平时,求人办事叫做顺水人情;关系做在当口,求人办事叫做强人所难;关系做在事后,求人办事叫做聊表寸心。所以做事情要有大局观,把事情想在前面,把关系做在前面,忌讳临时抱佛脚,着重做在平时和事后,前后照应,有始有终,这样才算得上真正的做关系,这样的关系做的才实际!
  3、“X总对这个东西挺看好的!”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有政治的地方就有斗争!无论国企、私企还是外企,斗争无处不在,在弄清楚对方的底细和倾向之前,千万不要掺和到客户的斗争中去,更不要轻易的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政治这个东西在销售过程中是把双刃剑,关键看你这双慧眼能否看清局面,用好了可以事半功倍,用错了可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急于求成,不辨真伪
  1、某领导说:“你放心吧,这事包我身上了!”
  听到这话,每一个急于把合同签回家的销售都会喜笑颜开,心花怒放!好话谁都愿意说,因为所有人都愿意听好话,但在欣喜的同时也必须做好心理准备:说这话的人要是没有喝多的话基本就可以放弃做他的关系了!众所周知,越有权利的人越懂得“沉默是金”的真谛,对方能轻易的为你拍胸脯揽事,只能代表这个人徒有其表,你必须多加小心了,千万不要指望一块盐碱地能长出好庄稼来!
  2、某领导说:“你去找他吧,就说我让你找他的!”
  说这话的人一般都是领导安排你去找下属,话的真伪视情况而定,如果要找的人是其直接领导的下属,尚可以去狐假虎威一番,如果要找的是同级领导的下属,一定记得多让领导帮个忙,打个电话安排一下,既可以看看领导与此人关系近远,还可以辨别领导是不是在打发你。如果说这话的人让你去找的是同级别领导,千万不要傻乎乎的就真去找人家去了,应该从别的渠道打听两者关系后,再从长计议!
  3、某领导说:“你这东西不错,我会把资料转给相关人员的!”
  一般领导说这话时,都是在礼貌的打发你走的,既然来了,就不要空着手回去,即使你很恐惧该领导的气场,可以适当的加一句:“我这里还有样本资料,您平时工作也挺忙的,就不劳烦您了,您要是方便的话,可以告诉我找哪位相关人员吗?我去和他交流交流,也学习一下咱们一线的应用经验。”切记在领导打发你走时,必须为自己留条后路,学会跟踪。
  自我解压,拒绝成长
  1、“我一年出差200多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销售本身就是一个“只以成败论英雄”的行当,再累再苦,只要不能把合同签回来,你就是一无是处。见到不少刚踏入市场的人员抱怨:“我基本上一年全在外面泡着,腿都跑细了,可够辛苦的了。”真的用心跑一年的也拿不下来一个合同,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不适合做销售!”否则就是你没有真的用心,或者说每次出门都不带有任何目的,拍着巴掌顶着脑袋就出去了,为了出差而出差,真的就是为了争取差旅费吗?
  2、“X总不待见我这个人!”
  时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做到高层领导的老总们,自然不会以貌取人,之所以不招领导待见,肯定是自己有什么话或者什么事办的不合适了,这时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找到根源,下次改正,而不是以一个领导的个人喜恶为自己开拓,去逃避见高层领导的现实,拒绝成长!
  3、“竞争对手把关系做的太透了!”
  在每次投标失败时,这都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挡箭牌,但又是一个不能称之为借口的借口,对方可以做关系,我们也可以做关系,但我们究竟输在了哪里?对于每次失利,原因各有不同,如果我们每次都拿这个来保护自己,最终只能是作茧自缚,慢慢的失去了分析能力,丧失了竞争的血性!
  细节决定成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把细节做到极致,相信你完全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谭小芳

https://m.bbjkw.net/fanwen165234/

推荐访问:

企业管理范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 下一篇:[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企业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