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绿肥红瘦txt]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018-07-02 信息简报 阅读: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篇1:18岁谈的是恋爱,28岁谈的是生活

  时光在流逝,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长大,从18岁到28岁,岁月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刻下了深刻的印记。我们的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我们如火般热烈的爱情也已经逐渐沉淀了下来。
  18岁时,我们遇见了一个人,于是想要和他一直在一起,执手天涯,相伴一生。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个相爱的人逐渐远离了,最终成为了彼此生命中的过客。等到我们28岁时,才遗憾曾经的一切,但是已然回不去了,我们以一颗成熟的心来重新看待爱情,来找一个人相伴。
  这时候,即使有这么一个人进入了自己的内心,但是再也没有18岁时那种不顾一切的冲动了。
  18岁时,她一直记不得自己几岁,但是记得他的生日;
  28岁时,她觉得一年又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想安定下来了。
  18岁时,她爱的轰轰烈烈;
  28岁时,她爱的瞻前顾后。
  18岁时,她爱一个人是因为心动;
  28岁时,她谈恋爱是因为心不会动了。
  18岁时,她可以陪他浪迹天涯,走遍千山万水;
  28岁时,她只想陪他宅在家里,静静依靠看着无聊的肥皂剧。
  18岁时,她爱的是一个对她好的穷小子;
  28岁时,她想找的是一个富有的男友。
  18岁时,她只想谈一场恋爱,不辜负青春年华;
  28岁时,她觉得自己年纪不轻了,恋爱前先考虑结婚。
  18岁时,她以为牵过手就是永恒了,以为爱一个人就是一生一世;
  28岁时,才发现永恒的是爱,爱情是平淡但有紧密的亲情。
  18岁时,她喜欢他和自己喜欢的是一样的;
  28岁时,她明白在生活里大家都有各自的喜爱。
  18岁时,她仅仅是爱这个人;
  28岁时,她考虑的更多是现实问题。
  18岁时,她谈的仅仅是一场恋爱;
  28岁时,她谈的只是一场生活。
  慢慢的我们都长大了,从18岁到28岁,我们始终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但是载着我们的白衣少年已经换了一茬又一茬!
  时光带走了我们的誓言,带走了我们心中的那份爱恋。下一个时光渡口,是否还有那么一个人在等待着?愿阡陌红尘中的你我都能静待岁月安好,且将深情共余生!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篇2:如梦令 李清照 带拼音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李清照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rú mèng líng
  zuó yè yǔ shū fēng zhòu , nóng shuì bù xiāo cán jiǔ , shì wèn juàn lián rén , què dào hǎi táng yī jiù 。
  zhī fǒu , zhī fǒu , yīng shì lǜ féi hóng shòu 。
  译文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讲解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功效一醒觉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神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路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因而,她急问清算衡宇,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若何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气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
  2. 品读李清照的诗词
  3. 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二.课型:新授课
  三.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四.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2.体验到这首词的意境
  3.重点词解析
  4.词的技巧分析
  五.教学难点:
  1.对诗词的理解
  2.把握诗词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涵养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灵性生命。她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她就是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在那个唯男子独尊的年代,她无疑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的词自成一家。语言清丽而不萎靡,情调感伤而不空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品读李清照。
  师问: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要学的这首《如梦令》的作者是宋代伟大女词人李清照,那么大家知道的她的诗词还有哪些?对于她,大家还有什么了解呢?有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举手回答一下。(老师总结同学们答案)
  (二)介绍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老师:我们了解过了李清照的生平事迹之后,是不是对她的词也充满了好奇呢?特别是在宋朝那个词作鼎盛的时候,在众多才子里面作为一个女词人能够脱颖而出,也充分证明了她的才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李清照词作的风采。)
  (三)词作初印象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板书出来这首词,让同学们先自己理解一下这首词的思想情感,请同学举手回答自己的理解。
  (师:同学们的见解都很独特,那下面老师来总结一下。
  写《如梦令》的时候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词人很是思念自己的丈夫。甚至到了借酒消愁的地步。这日她又喝了酒,早早就沉沉睡去。第二日醒来的时候,才发现昨夜下了一场小雨,便问卷帘的丫鬟,院外的海棠怎么样了。丫鬟答曰:“海棠依旧”。词人感念自己和丈夫的情形,感叹道:“应是绿肥红瘦。”意即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思念。
  2.(师:大家既然已经了解了这首诗的情感,那就请同学们听一下录音,看看其他人怀着这种感情朗诵出来的感觉。)
  放录音。请同学们跟着读几遍。放音乐,让同学们跟着节奏朗诵。让同学们能够熟读背诵这首词。
  (四)词赏析
  1、.(师:大家熟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这首词也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探究一下,作者用词的经典之处。)
  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
  2、.“绿肥红瘦”历来被人称道,它好在哪里?
  绿肥红瘦”一语,是全词的精绝之笔,“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这么一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
  3.抒情方式:以景衬情。抒发的感情是: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
  写作手法: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4.(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李清照的《如梦令》之后,有什么感想?请同学们跟大家交流一下。)
  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让大家了解李清照,懂得诗词的表达情感。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篇3:李清照如梦令


  《如梦令》
  朝代:宋 作者: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疏:指稀疏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译文: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知否知否绿肥红瘦txt]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https://m.bbjkw.net/fanwen127792/

推荐访问:知否知否绿肥红瘦txt

信息简报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2018年生肖升职加薪]升职 下一篇:[前妻要改嫁]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