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数学题]高一数学题

2018-06-29 试卷考卷 阅读:

篇一:[高一数学题]高一必修一数学课件

  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体会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高一必修一数学课件,欢迎阅读参考。
  高一必修一数学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体会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
  (2)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和“不属于”关系;
  (3)掌握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教学重点: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级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
  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3.思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3)非负奇数;
  (4)方程 的解;
  (5)某校20xx级新生;
  (6)血压很高的人;
  (7)著名的数学家;
  (8)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
  (9)全班成绩好的学生。
  对学生的解答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给定一个集合与集合里面元素的顺序无关。
  (4)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 A
  例如,我们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
  4 A,等等。
  6.集合与元素的字母表示: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的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7.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二)例题讲解:
  例1.用“∈”或“ ”符号填空:
   (1)8 N; (2)0 N;
   (3)-3 Z; (4) Q;
   (5)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 A,美国 A,印度 A,英国 A。
  例2.已知集合P的元素为 , 若3∈P且-1 P,求实数m的值。
  (三)课堂练习:
  课本P5练习1;
  归纳小结: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非常自然贴切地引出集合与集合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常用集合及其记法。
  作业布置:
  1.习题1.1,第1- 2题;
  2.预习集合的表示方法。

篇二:[高一数学题]高一数学必修2课件

  必修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中的一个名词,是课程结构调整中的一种课程类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数学必修2课件,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数学必修2课件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
  5.提出问题:各种这样的棱柱,主要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根据不同对棱柱分类? 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7.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如何得到圆柱,从而概括出圆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8.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9.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10.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的物体大多由具有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合而成。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如图)
  2.棱柱的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课本P8,习题1.1 A组第1题。
  4.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
  5.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
  四、巩固深化
  练习:课本P7 练习1、2(1)(2)
  课本P8 习题1.1 第2、3、4题
  五、归纳整理
  由学生整理学习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课本P8 练习题1.1 B组第1题
  课外练习 课本P8 习题1.1 B组第2题
  高一数学必修2课件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
  (2)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
  (2)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2.教学用具:实物模型、三角板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你能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吗?
  (二)实践动手作图
  1.讲台上放球、长方体实物,要求学生画出它们的三视图,教师巡视,学生画完后可交流结果并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用类比方法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1)画出球放在长方体上的三视图
  (2)画出矿泉水瓶(实物放在桌面上)的三视图
  学生画完后,可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并与同学交流,总结自己的作图心得。
  作三视图之前应当细心观察,认识了它的基本结构特征后,再动手作图。
  3.三视图与几何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1)投影出示图片(课本P10,图1.2-3)
  请同学们思考图中的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是什么?
  (2)你能画出圆台的三视图吗?
  (3)三视图对于认识空间几何体有何作用?你有何体会?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然后让学生发表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4.请同学们画出1.2-4中其他物体表示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2 练习1、2 P18习题1.2 A组1
  (四)归纳整理
  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五)课外练习
  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模型,并画出它的三视图。
  2.自己制作一个上、下底面都是相似的正三角形,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的棱台模型,并画出它的三视图。

篇三:[高一数学题]第二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第二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二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二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高一备课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团结合作,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全面提高,为来年高考作好充分的准备,争取优异的成绩。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三角函数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算法初步,1算法步骤2程序框图(起始框,判断框,附值框,)3silab语言(顺序,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第二部分,统计,第三步分,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

[高一必修一数学题]高一数学题

https://m.bbjkw.net/fanwen122216/

推荐访问:高一必修一数学题

试卷考卷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幼儿10以内加减法试题]10以内加减法试题 下一篇:[驾照科一考试模拟题]科一考试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