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赵云庙简介]正定赵云庙

2018-05-28 征文稿 阅读:

正定赵云庙一:爱家乡爱阳泉的征文中学生600字


  导语:我的家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我爱我的家乡阳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初一的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篇一:爱家乡爱阳泉征文
  阳泉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秀丽宜人,古迹名胜闻名遐迩。至今尚存有春秋末期赵简子狮垴山 百团大战纪念碑古母亲河--桃城遗址,汉淮阴侯韩信驻军遗址,唐代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的遗址等。在平定境内南部的东浮山,相传女娲在此筑灶炼石补天,使整个东浮山的石头呈褐红色,投入水中后浮而不沉,至今遗灶尚存,还有明代陆深《浮山遗灶记》的碑文。   市北60公里的藏山,相传春秋时代晋国赵氏孤儿曾藏匿于此,有藏孤洞的传说,藏山之名即演绎于此。除此,阳泉还保存有北魏石窟,南北朝摩崖石刻,宋代重建的有唐代遗风的林里关帝庙正殿,金元以来的古建筑群体等不少古文化遗址。
  桃河之水
  193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定武装起义的遗址,以及1940年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主战场——狮脑山遗址。此外还有许多古刹庙宇、
  城市广场
  刻碑碣、古塔古墓等文物足迹。   具有医疗价值的梁家寨温泉、药林寺以及娘子关瀑布,北方罕见的大型钟乳岩溶洞奇观——莲花洞、五华洞等,令人流连忘返。   阳泉还是晋冀两省旅游区的连接点,从阳泉到太原晋祠、佛教圣地五台山、革命圣地西柏坡、左权八路军总部旧址和黄崖洞、井陉苍岩山、正定大佛寺和大观园,均很便利
  盂县藏山
  阳泉文化悠久,古有“三晋文化数二定”(平定、定襄)之说,历史上曾有“文献名邦”之美称。
  篇二:爱家乡爱阳泉征文
  我的家乡在阳泉。那里有高高的楼房、宽宽的街道、绿绿的山坡、清澈的桃河水,桃河两岸是一片片绿绿的草坪,真是景色宜人呀!这里还有很多煤是全国的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你们一定等不及了吧?下来我就带你们去看一看我的家乡吧。
  我们先去新建的北山公园吧!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美丽的花坛,里面有火红的鸡冠花、黄色的郁金香……,就像一个大大的比萨饼。我看了就想咬一口,可惜它只是花坛不能吃。于是我用一个词概括“花坛锦处”,向花坛后面走去,就能看到一座假山,它上面清澈的水直向下流,同时我也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走出北山公园,穿过宽阔的马路、高耸的楼房,来到了清澈见底的桃河,两岸绿油油的草坪如铺上了绿地毯,我真想上去打个滚。从桃河桥顺着马路向东走,就到了上站小学。这是我上学的地方,里面有高大的教学楼、宽广的操场,这真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
  走出上站小学一直向西走,就到了南山公园,进了大门看到的是一溜长长的台阶,台阶旁边有许多花盆,花盆里种的五颜六色的鲜花,台阶就像一条五彩的巨龙美丽极了。上了台阶就能看到一个假山,猴子在山。
  篇三:爱家乡爱阳泉征文
  家乡的四季美丽如画。绿色遍野的春天,酷热难耐的夏天,蕴藏芳香的秋天,白雪皑皑的冬天。四季形成了优美的乐章一年又一年的演奏着。
  春天来了人们脱下了身上的皮袄,换上了新衣。春风吹动了小河,吹绿了山野,吹出了待放的花苞。春雨是五颜六色的,看,染绿了田野,染红了花儿,染黄了油菜花。春是个可爱的小姑娘。
  夏天的脚步到了,天气热起来了,人们又该换新衣服了。酷热的天带来了冰爽的饮料、香甜的雪糕,同时也把人推进了泳池之中。夏是个顽皮的孩子。
  不知不觉的夏天走了,秋天急促的来了,穿着一身黄衣服,同时然买了大地,看,无论在田野里,还是在树上,都是金黄的。秋没有带什么,却有一身香气让人们分享。秋不但是丰收的季节,秋还是一位喜欢黄色的大画家。
  不自觉的冬天来插队了,它把秋天挤到了一边。冬天中,雪是宝贵的,要是下雪了,孩子们在校园里闹着,打雪仗、堆雪人、吃雪、滑雪,人们常说冰滑可是孩子们却在冰上玩起了花样,在冰上溜冰——免费的。冬天也是个大画家。
  我的家乡四季如歌,我爱我家乡的四季。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正定赵云庙二:金刚经分段注解


  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并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宗经宝典。下面是金刚经分段注解,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法会因由分第一
  全部经三十二段,为梁昭明太子所分。
  祗园法会由此起因,时为周穆王九年戊子。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己。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己。敷座而坐。
  第一段是叙述祗园法会为这次说法之起因。
  如是我闻,阿难云:此经是我亲闻佛说者。舍卫国是波斯匿王国名。祗院太子施舍一个有祗树的园子,给与孤独长者,故名为祗树给孤独园。大比丘,是有德行者,菩萨罗汉诸弟子是也。
  佛制,只食中午一餐,过午不食。舍卫大城内的人家,午饭煮好,必先留有一份新鲜的饭莱放在大门内,等候佛和弟子来取。食时,是到了中午时。著衣持钵,著二十五条之僧迦黎衣,持四天王所献之绀琉璃钵。佛领率诸弟子,入舍卫大城中,不分贫富,次第向人家各取了一份饭菜,回至本处,食完饭,收衣钵,洗了脚,敷座而坐。
  佛行乞食法,折我娇心,生彼施福也。佛行洗足,洗则净身业也。布席跌坐,摄动归静,心同佛也。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稀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啼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二段是须菩提向佛请示说法的记载。
  长老,是道高年长之称。合掌当胸,是心合道也。善男子善女人,是指在家之修行者。如者,真性之本体,来者,真性之实用,真性遍虚空世界,而常自如,又随所感而来现,故曰如来。佛,华言觉也,故佛称觉王,觉有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满,万德具,方得称佛。菩提萨唾,华言觉有情,上求佛觉,下化有情,称菩萨,省文也。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阿无也,褥多罗上也,三藐正等,三菩提正觉也。云何应住,是如何住其道心,使得定静。云何降伏其心,是如何降伏其妄念,使无纷扰。发无上正等正觉心者,正性无可上之,故曰无上,圣凡同具,故曰正等,圆明无亏,故日正觉。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

正定赵云庙三:常观常自在《心经》


  《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心智所在,如《金刚经》、《般若经》,全在于此。

  我接触佛法得到最大的利益,是最初的《心经》,我特别感激唐玄奘法师译的《心经》,对《心经》感触比较大。
  观,观自在,观,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行,行深时,时时照见,观菩萨时时照见,观菩萨行深时时照见,观菩萨时时照见,观,观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时时照见,观,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时照见,时时照见。
  观,观自在,观自在菩萨……
  实际佛说经真是不可思议,都是前文解后文,后文解前文,互解互印,如谛珠各相映照,光光相映,照耀人心,是对人心的抉择,各个是摩尼宝,各个具足无量义,各个照耀世间,各个可以取用,各个真实不虚。
  我们在没有路、没有导师、没有善知识的时候,就把《心经》当成自己的导师就好了,因为如是知自心,是为最上方便。有什么不会的时候就观自在,观自在菩萨。哪个自在?哪个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时时照见五蕴皆空。此菩萨自在,此菩萨行波罗蜜,此菩萨观!
  这是随身的老师——心师。汝不可识自心,如证阿罗汉,方能识自心。汝可以视《心经》为自师。观,观自在,观自在常观自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时时照见五蕴皆空,空度一切苦厄。很方便啊。
  观自在菩萨,观,观自在——菩萨,所谓的自由、自尊、自在、自方便。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时时照见,其它时你照不见啊,不得方便,不得自在。
  般若波罗蜜多何以言说?无来无去,无得无失,无前后际,无善无恶,是非消融,对待泯灭,不二心智中,一时抉择于法界之心,就是观自在之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观自在菩萨无对待心中,时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时众纷纷顶礼)
  这个多方便,你说我没老师了,念念《心经》,这就是老师,这老师随身啊,随身方便。如果以后我们真没老师了,怎么办?这个可以跟随着你,随时教育你、提醒你、安慰你、给你智慧,给你方便,给你安乐,真是金刚上师一样的,不舍弃我们。
  心者,不坏。智慧之心,无散无坏。这世上人很苦你知道吗?人走了,人离开了,没有教言怎么办啊?给大家留下一个不离开的师长——观自心,观自在。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时时照见五蕴皆空,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色不异空;空,空不异色;色,色即是空;空,空即是色。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什么是呢?色,色不异空;空,空不异色;色,色即是空;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实非断灭空,所以说无色,无受、想、行、识。有时候我们会在这断灭,认为我什么也不想了。前面讲得很清楚——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以此非断灭处,正是在色、受、想、行、识处,无色、香、声、味、触、法,无受、想、行、识,实在不可思议。所以在色、受、想、行、识之中,不可得于色、受、想、行、识,是为无得无失。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受用无穷啊,我们在色、受、想、行、识念前之时,见无见见,受无受受,用无用用,得以自在抉择,光明普耀,妙用无穷,无染无著,此为解脱相。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这个“无”,无受、想、行、识,正是在受、想、行、识表达之时,无受、想、行、识。何以故呢?其本质空故,无本质故,无染着故,所以但有其受用,但有其妙用,而无其染着,无可得失。所以说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四谛法都没了,无智亦无得,智得各舍去了。在动相之前,汇入法界。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菩提萨陲,勇猛无畏。在此处无生法忍,一时安住,大光明藏中,抉择之心。
  后面接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无生法忍处,一片光明,无得无失,无对无待,无受、想、行、识,于受、想、行、识之中,无受、想、行、识,何以挂碍?无得无失,何以挂碍?无智亦无得,何以不得智慧?法无自性一时袒露,无所挂碍,站立世间,了明人生,抉择法益,做一个无畏的智者。虽然生活在世间,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所以说有得有失,有无之间,皆是颠倒,二元散坏,一时得见自心真实,光明普照,不动不摇,不增不减,如实安住。
  这是随心的老师,随身的老师啊,我们当常念常知,常觉常察,常观自在,常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常时时照见,常照见五蕴皆空,空度一切苦厄,常度苦厄,常自他二利。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何以涅盘?寂静安乐,光耀世间,如实自知。一路超去,金光大道,就在你足下。
  真是如是啊,常观常自在!
  《心经》这么短的文字,把般若波罗蜜多乘,乃至把一切佛法的体讲述的淋漓尽致、无遮无盖,畅快得很。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一路超去。三世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全在于此啊,不离于当念,不离于当体,不离于真实之智。若离,何有佛法可谈呢?!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乘全彰显于此。
  你看这么短的经,一切法具足。这是彻底文殊啊。说无文殊即文殊,哪个知用不文殊啊?用这个哪个不文殊啊?!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是抉择的话,大印盖上了,就是这样,真实不虚!佛印印取自心。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来吧来吧,智慧的彼岸在呼唤着一切众生!来吧来吧,一切众生本来安住在智慧的彼岸!,来吧来吧,你一听到即得解脱!(时众纷纷顶礼)
  因为《心经》给我带来的利益,我十分感激,心里生起无畏的喜悦。《心经》给我许多次冲击,最大的那次冲击是读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时候,感觉心就象突然被一个什么东西“啪”打碎了一样,那时候碰到什么都感觉到象自己的母亲一样,养育了自己,哺育了自己,安慰了自己。心中感觉到所有的什么东西都是软的,十分柔软!
  那时候有自己的法身父母的感觉,什么叫法身父母?就是自己对所有的空间的感知,不管是所谓的三业——身、口、意,也不管是周边的一切事物事相,所有的感知,都是自己的法身父母,就是这种感觉,特别亲切,碰到什么都是十分柔软。这次对我的冲击是十分大十分大的,就是一下撞击了自己的心灵,你知道嘛?你感觉到自己的身口意所表达、所表述、所感知的东西都是自己的法身父母,都在养育着自己的色身、法身,生起感激,不能自已。
  我特别感激《心经》,字字珠玑,字字摩尼宝,字字放光,相映相照,照亮人心。
  我一般读《心经》时都:观,观自在,观,观自,观,观自在,我就不再读了,就感觉到每个字都是真实的、圆满的、究竟的,不需要第二个字了。
  “观!”够用了;感觉到不够用,“观自!”一下子就回到自己心灵的抉择上了;还不够,“观自在!”够了嘛;“观自在”,感觉还用不上力,“观自在菩萨!”够了嘛,无畏的观察者;感觉到还不够力,那下面就抉择了,“观自在菩萨行深!”还不够嘛?还不够的话,下面又抉择了,“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还不行嘛?
  一步步的都是抉择啊,让你震撼,每个字都在撞击着大千,有十八种涌动,震撼着法界,震撼着自己的心智,你怎么能不说它是个师长呢?真是一读就感觉到震撼,十分的震撼。
  一般我给他们念《心经》念不多,念几句就念不下去了,因为什么?感觉再念下去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什么?再念就是法界随处都在念,举手投足都在念:“观自在!”因为事事物物莫不自在,事事物物莫不真实,事事物物莫不具足,事事物物莫不是法界身,如来德相啊。
  观,观自在,观,观自,观,观自在,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行深。你次第去观察。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你不要落脚,一落脚就完了,你就感觉到受不了。“时”——这一个“时”把整个虚空都打碎了,把一切都泯平了。“般若波罗蜜多时”,抉择了,大光明藏一时现前。这个“时”,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个“时”象一个宝杵一样,这个杵啊,一时打碎执着,还要什么呢?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一个“时”字你敢停吗?所以读经你不要乱读,要转经、用经,用其妙用,而不要取其被迫,什么被迫?就是你当成事干了,你当成个东西抗起来了,什么读多少遍多少遍,那惨了你知道吗?
  “观!”一个字就进去了,进到哪去了?“自在!”还不够?不够的话,“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慰你了,对吗?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时时照见,波罗蜜多时时照见——每一句都是不可思议的法则,不可思议的教诲,不可思议的引导,不可思议的无量内涵,一时会涌现在你心中,鼓励着你的正确的正知见、正确的思维、正确的言说、正确的命运、正确的法则、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正定、正确的智慧。还不够啊?!
  每一句在无量义中放出无量光明,照耀着无量的世间,照耀着无量的有情,度脱无量的世缘、现缘、因缘,还不够用吗?!
  佛讲法啊,一言说中无量义,众生各个随类解,我们读一遍,有一遍的解,读一遍,都有众生在解这个文字,领教于此,永远不会重复。其深意浩荡,渊博如海,浩瀚无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干枯,是一切智之源头,出生一切功德,如摩尼宝,挂于百尺竿头,若祈请者,决定圆满回施,令其如意。
  不好好读《心经》,愧不愧啊?
  观,观自在,观,观自在菩萨。实际我们没老师的时候我感觉到《心经》是最好的老师,有时候自己会迷茫,打妄想会很痛苦,就来观,观自在,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是老师啊,有时候我们没有商量,心里烦恼了,愚痴了,无明了,没地方商量,跟谁商量?跟《心经》商量去;向谁求教,向《心经》求教去,我给大家一个金刚上师啊。大家能念《心经》,我天天都跟着你。
  因为在我学佛过程中,《心经》对我的加持是十分不可思议的。在这靠到过,休息过,安慰过,生起过大的喜悦,很踏实。
  《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心智所在,如《金刚经》、《般若经》,全在于此。世尊说法共49年,单说般若部即用了22年,你想想它的价值就对了,就知道了。也有考证说佛说般若部说了28年,按最短的时间也是22年,这也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佛弘法49年,单说般若一门、即智慧门,就用了22-28年,这是世尊在娑婆世界所宣化的教言中用力和用量最大的地方,你不得不重视。
  象《心经》这样文字短小的经典,在佛教的经典里《阿含经》里是很多的,但在般若部中很少。短短二百多个字,能把佛教的整个机制阐述一尽,实在不可思议!它代表观自在菩萨所启教的真正的悲智二法,具足的教言。因为观自在菩萨两种说:一个是修法得自在之利,运用智慧之人,是为观自在菩萨;再一个是观世音启教之时,以悲悯世间故而宣化的般若波罗蜜多智、所守护的教言,所以说是悲智具足。《心经》具足悲智啊。这是大悲观世音所启教的。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是具足大悲者,具足善巧者,具足智者。
  应该如是观。观什么呢?苦!苦在何处呢?苦在执着!怎么去掉执着呢?空度一切苦厄!空怎么度一切苦厄呢?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空度一切苦厄。何以为空呢?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何谈色空呢?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一切法则,如是抉择。
  所以说此教言不可思议,广大究竟,圆满互摄,前句后句,各相解说,方便自在,一经解一经,圆满周遍。就此一经互用互解,互动互庄严,都是前句解释后句的,后句解释前句的,不可思议的。
  此经用的时候你爱怎么读怎么读,不用带标点,读到哪儿是哪儿,都得方便。这一口气你有多长你用多长,气短得时候就“观!”读完了。气长的时候就一口气都整个经都念完。你再短也短不过一个“观”字吧?!
  这是老师啊,真是跟着我们的智慧之导师、诸佛之母、诸佛之导师——不仅仅是我们普通人的导师,诸佛之导师都不离开这般若波罗蜜多智啊。此处文殊常随,诸佛常爱护,诸佛亦为伴侣啊。
  此处易得法,得究竟方便,何以故呢?此法为诸佛守护之法。
  此处无疑无虑,圆满安乐!

[正定赵云庙简介]正定赵云庙

https://m.bbjkw.net/fanwen55831/

推荐访问:正定赵云庙简介

征文稿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禁毒文章]关于禁毒的文章 下一篇:[小学生优秀作文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